中国钱币与诗词歌赋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
4

  大凡懂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使用钱币已有4000余年历史。几千年来,各种 钱币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并形成了独特的钱币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灿烂瑰宝。中华又是一个诗国,涉及钱币的诗歌中有不少为名诗佳句。

???

  以钱入诗,首推《诗经》,“赐我百朋”就是其中一例。“朋”即贝的计数单位,20个贝称为一朋,百朋等于2000个贝。《诗经?氓》描写一个女子被丈夫遗弃的故事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中的“布”,就是钱币的雏形。 《诗经》诗句“螽斯衍庆”“螽”指蝗虫,螽斯一语出自《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而子孙,振振兮。” 吉语,祝愿佩带者象蝗虫一样多子多孙,繁衍不绝。由情到爱再到繁衍后代,八个字向人们展开了一轴先民生活侧面的风情画。“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表达对她的爱慕。“君子好逑”?好逑:等于说“佳偶”。逑:配偶。《关雎》作为《诗经》的第一篇,是一首非常出色的恋歌,描写了青年男子对姑娘的追求。诗歌以雎鸠和鸣起兴,描写青年人对恋人的思念,设想追求成功之后的欢乐。诗中即景言情,并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生动,真切感人。
《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说明汉代已用金属货币作为婚礼,虽非确数,但言其多,说明上层聘礼之重。
唐代白居易《卖炭翁》的“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纱和绫为“宫市”上代钱使用的一种通货。虽半匹红纱一丈绫,远不足一车千斤重木炭之值,属强买之类,但可证实纱和绫在当时已作为交换的一种货币形式了。
唐代李峤的《钱》诗:“九府五铢世上珍,鲁褒曾咏道通神。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九府,周代掌管财物的九种官,代指周钱;五铢,汉晋钱币名.鲁褒,西晋 文学家,曾作《钱神论》,对钱的魔力作了淋漓尽致的嘲讽.)李峤这首诗明白告诉人们,钱虽能使人荣耀,亦能使人蒙羞.正如诗人所述,钱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商品交换的主要媒介。一切 人间的腐化堕落和犯罪,都不能归咎于钱币本身。古代一些自命清高的士大夫,口里不讲“钱”字,以示清白。其实,生活在商品经济社会里,要想离开钱币,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否则寸步难行。清代诗人袁枚的《咏钱》诗曰:“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是清流。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拟把婆心向天奏,九洲遍设富民侯.”诗意是,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动一下就需用钱,有时我也犯愁,钱能解用怎能不算好东西呢?而西晋王衍口不言钱并不是他的清操(王衍家财山积,官至宰相,55岁时,被后赵石勒所俘虏,为求苟活,他曾屈膝劝石勒称帝,后石勒杀掉了王衍.王衍的品行为后人所诟.)东汉灵帝母永乐太后(姹女:少女,这里影射她)嗜好敛财,聚敛很多钱币,她最善于数钱,即使数一千回,终将徒劳无益.更有不少象邓通那样,有皇帝赏赐给可以铸钱的铜山,富甲天下,也很快完蛋了.因此说钱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我真打算用慈善心肠上奏天公,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能有钱用,都富起来.袁枚对钱币的认识和评价比较公允,既肯定了钱的积极作用,又讥讽了那些敛财聚钱的贪官奸商,恰如其份。 特别是最后两句,心在富民,其意可嘉.
明代画家沈周的《咏钱》诗,把钱的作用说得更为中肯:“个许微躯万事任,似泉流动利源深。平章市物无偏价,泛滥儿童有爱心。一饱莫充输白粟,五财同用愧黄金。可怜别号为赇赂,多少苦难就此沦。
古人言,钱可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袁枚诗曰:“一代帝王留字去,万般人事让兄骄。”这里的“兄”就是“孔方兄”(即方孔钱,是钱币的别称)。唐代诗人徐广的《咏钱》诗:“多蓄多藏岂足论,有谁还议济王孙。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盆家买待思。凡怪邓通难免我,须知夷甫不曾言。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历代斥责金钱万能的诗 很多。如清人孙湘源《黄金叹》诗云:“千金买颜色,万金买肺腑。见人口朴讷,黄金自能语。”
越是有钱的人,越嗜钱如命。清人吴唐作《压儿钱》辛辣地讽刺了一个钱币堆积如山的守财奴:“钱串短,钱串长,积钱如堆卧钱旁。卧者翁之子,子能守钱翁意喜。夜半无人灯似豆,钱堆倾倒命难救。老翁拾钱抱钱哭,悔不将钱散亲族。”真是入木三分。
历代言钱的名句固然之多,但倍受人传颂的要数唐人韦应物的一联:“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称之“贤矣”。
历代不少既抒情又记事的钱诗,从不同侧面反映钱币的史实。清代蒋延锡《送陶子师在昌化》:“道险不知山水趣,法宽犹用宋元钱。”“法宽”属假(因为封建社会不可能对百姓法宽),“犹用宋元钱”倒是真。天高皇帝远,统治者鞭长莫及,管禁不住,在清代一些边远地区还在使用宋元朝代的货币。这种情况历代常见。如汉武帝元狩5年(公元前118年)铸的五铢钱,直到明代还在湘西等边远地区流通。
春秋战国以后,布、刀、钱都曾成为不同时期的货币,诗中都可以得到佐证。西汉卓文君的诗“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有“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北宋诗人梅尧臣有“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刀”等句。均可以加深古钱知识。
伪造货币,自古严禁。谁要触犯律条都将要受到严惩。但也有穷人因生活所迫而挺而走险,防不胜防。清代诗人沙张白的《铸钱引》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村野老翁稀入城,入城正遇官行刑,累累束缚类狐兔,血肉狼籍尸纵横。此人何罪官弗怜,鼓炉私铸壅官钱……”。
有正义感的诗人,以钱诗鞭挞社会的黑暗,历代信手可取。如: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唐代黄滔《书事》:“千家数人在,一税十年空。”同代白居易《秦中吟》:“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清代沙张白《白豆腐》:“一盘珍馐值万钱,疮痍四海谁解怜。”清代赵元绍《米贵谣》:“千钱一斗万钱斛,富家色喜贫家哭。”
钱诗流传最广的多是为民疾呼。如宋代诗人范成成《催租行》:“床头悭囊大如拳,扑破正有三百钱。不堪与君成一醉,聊复偿君草鞋费。”寥寥几笔,将农民陪着笑脸打破扑满把钱送给里正(地方小官)的痛苦心情,和民间使用悭囊(即扑满)的储钱习惯,生动地记录于诗中。清代李骥元《卖女行》诗前小序中说:“西安饥,卖女者以斤计值,一斤十钱,百斤每斤减两钱。”记述了人肉和钱币的比价:“秦女饥馑时,贱同石与瓦。一斤卖十钱,百斤价还下……”句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诗言志,钱诗更不例外。廖仲岂夫人何香凝,一生高风亮节。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后,她毅然辞去国民政府的公职,积极从事革命活动,靠卖画为生,拒绝蒋介石政府多次送给她的所谓“津贴”。抗战时间,蒋介石为收买她,派人送去10万巨款,何香凝大义凛然,掷地有声地做出两句诗:“贫居卖画营为生,不使人间造孽钱。
南北大侠杜心五怒斗日寇土把原之后,隐居家乡慈利江垭,一度生活拮据。一天邮差送来一张5000元的汇单,他不由大喜,仔细一看汇款人竟是大汉奸周佛海时,愤然挥笔在汇单后面写上“宁肯站着饥寒死,不侠卖国求荣钱。”当即将汇单打回。即使他在穷困潦倒之时,也不奔走权贵之门,不为金钱折腰,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

谢家飞絮沈郎钱“(李商隐);“沈郎钱”是东晋时的一种货币。东晋建立之初,沿用孙吴地区原先流通的各种钱币。晋元帝沈充开始铸五铢钱,有大、中、小三等, 大者叫比轮。形容钱大如轮;中者称“四文”,一般指足重形大的五铢,可折四枚剪边五铁;小钱指五铢小钱,又名沈郎钱,直径1.8—2.2 厘米,重1 .5克。故唐代诗人李商隐作诗:“谢家飞絮沈郎钱”,喻此钱肉薄量轻,如柳絮那样,风一吹,满天飞扬。

恰有青铜三百钱“(杜甫《最能行》);“青铜三百钱”是泛指我国古钱币。 唐代铸“开元通宝”钱,大小适中,精美,深受人们喜爱,不少诗人吟诗赞美。诗圣杜甫在《最能行》中说“速令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就是诗人对这种钱的赞美。

姚崇家景作相公“? 唐代诗人元稹《连昌富》词中的一句,是作者贬官到下层时,通过一个虚构的连昌官边的老人讲他的经历和见闻,表达了对因禁恶钱而罢相的宋景的怀念。唐初钱币铸造基本上是官铸, 但私铸未禁。高宗显庆时恶钱(私铸的劣质钱)渐多。武则天时曾于长安悬挂钱币式样,令百姓依样用钱,私铸仍不能禁。不久,敕令凡质量规格合要求的可私铸流通。结果盗铸蜂起,滥恶亦重,州县莫能禁约。玄宗五年宋景为相,奏请发行每文二铁四文重的好钱。还在各县设样,派吏巡察查禁。百姓为怕罪罚,又将恶钱丢沉江湖,结果增加了货币流通数量不足,造成市井不通。他还奏请出米50万斛收恶钱而未果。他本人也因禁恶钱而罢相。这就反映了当时存在的严重钱荒和市场货币流通的混乱,宋景未能解决,这也是封建社会无法解决的一种矛盾.

?”身居神策军“???? 唐代诗人白居易《宿紫阁山北村》中的一句。神策军,唐代皇帝禁军之一。元和时,经常用左右神策军修筑宫殿、城池,得到皇帝的宠信,因而成为富商大贾违反禁钱令而蓄钱的保护伞。唐宪宗元和三年(808 年)6月,针对“近日布帛转轻,见(现)钱渐少”这一钱荒现象,下诏限制民间蓄钱数量。元和十二年4月又严申禁令:“宜令京城内自文武官僚至士庶商旅等,所有私贮见(现)钱,并不得五千贯,有误犯者,白身(平民)人等宜付所司,痛杖一顿处死。戚属纳富。”但拥巨额货币的富商大贾,与左右神策军有关系,私人钱名为神策军官钱, 继续存贮积累,县府不敢彻底检查,禁钱令终于无法执行,“钱荒”亦因此而未能解决。

?”好恶不合长相蒙“  唐代诗人杜甫《岁晏行》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币制混乱、钱制渐坏现象的不满。唐代初期,除赐少数封王和功臣以炉,给予铸钱外,钱币基本上是官铸,严禁私铸钱币,违者处以死刑,并分置钱监于各州。因而唐初的开元通宝钱铜质好,世称“好钱”。但自唐太宗天宝以后,私铸渐多,有的用泥刻制铸模,私铸钱掺有铝锡,质量差,世称“恶钱”。当时市场上好恶钱通用,引起物价上涨,到肃宗以后,“谷价腾贵米斗至七千,饿死者相忱于道”。故诗人在《岁晏行》中写道:“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铝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会长相蒙,万国城头尽吹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诗告诉我们:国家的币制必须统一,“好恶不能相蒙”,否则后患无穷。

依稀尤有开元字“   宋代昆陵(今苏州市)十六岁少女李氏,有一天捡到一枚唐代“开元通宝”破钱,便题写了一首《题破钱》的诗:“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尤有开元字;想得青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诗中把破钱比喻为“半轮残月”形象贴切,很有韵味,进而联想到未破损时的情景,对当时利用金钱制造许多人间悲剧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

??? 古往今来,梅兰竹菊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这套诗钱制作精美,诗词优雅,书法真. 草. 隶. 篆齐全,堪称花钱中精品。有大小两种,以花卉图案配以名家诗词,可谓相得益彰.

????梅花??“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凌寒独自开”,所以自古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倍受人们喜爱,也成为文学家、书画家永恒的题材。吟梅花诗“而今未问和羹事,先向百花头上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兰花??姿态素雅,幽香清远,以其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往今来人们对它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而且古人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清郑燮《画兰》诗“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欲寄一枝嗟远道, 露寒香冷到如今.”
?竹子??坚挺潇洒,节格刚直,“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更虚心”因此,古人常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苏东坡甚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笋,十大龙孙绕凤池. ”
“凌霄自得,不趋炎热”的菊花,由于耐寒,花开时值深秋,往往在严霜之后竞相开放,因而常常被文人雅士钦慕,百般吟咏.宋代诗人韩琦以秋菊喻人的晚节:“莫嫌老圃秋容淡惟有黄花晚节香。”明代朱淑真诗:“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
荷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名闻遐迩“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正是由于荷花超凡脱俗的品格,她既是君子虚心正直,操行廉洁的象征,也成为佛教吉祥宝物,圣洁的象征,融入了佛教文化艺术之中。“粉光花色叶中开,荷花衣香水上来”。
牡丹? 花朵硕大,色泽鲜艳,花瓣厚实,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被人民视为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唐代皮日休《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唐代刘禹锡《赏牡丹》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金钱菊  金钱菊,又叫金钱花、子午花等。据说是南北朝时期从国外引进的。金钱菊的花是金黄色的,形状颇有几分像方孔铜钱,或者更确切地说像用黄金仿造的铜钱,故此得名。唐宋时期诗人写了不少歌咏金钱菊的诗,他们的诗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把金钱菊同金钱联系起来。
古代的方孔钱,无论是铜质还是金质的,都是铸造而成,这是中国古币同西方古币相比一个重要特点。金钱菊是植物,而诗人们却想像它们是铸成的。如讲:“阴阳为火地为炉,铸得金钱不用模”(皮日休诗)“炉炽阴阳炭,金钱满地流。”(洪适诗)“巧冶都由造化炉,风磨雨洗好形模”(章鉴诗)“日熔金铸万家新”(吴仁璧诗)“阴阳铸出绕篱边”(史铸诗) .显然,人们把天地阴阳想像为大熔炉,而金钱菊这种特殊的“金钱”就是这座熔炉铸成的。
金钱菊既被想像为钱,而钱的最大用途是购买,于是不少咏金钱菊的诗中都言及这种用途。如,“花神果有神通力,买断春光用得无”(章鉴诗)“能买三秋景,难供九府输。”(佚名诗)由于金钱菊数量大,购买力也就非同一般:或买断春光,或买断红色,或买断三秋。在这方面,想像力最丰富的是南宋诗人史铸,他写道:“天女将图买断秋,算来白帝价难酬。金钱满阁翻嫌富,撒向幽丛竟不收。”(《百菊集谱》卷六)即是说,天女想花钱把秋天买下来,不想掌管四季的白帝要价太高,白帝满屋子的金钱却嫌弃天女用钱来贿赂,弄得天女一气之下把钱撒到田野,到处都是。
金钱还可用来济贫,有的诗人提问:“谩向人前逞颜色,不知还解济贫无?”(皮日休诗)金钱作为货币具有贮藏功能,有的诗人预言:“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属将。”(罗隐诗)金钱多了容易被人疑心不够清廉,有的诗人言称:“闲门永巷新秋里,幸不伤廉莫怕多。”(佚名诗)金钱菊再多自然也是不会有伤清廉的。
写诗不能不用典,歌咏金钱菊的诗所用的典也往往是同金钱有关的。如,有诗称:“堪疑刘宠遗芳在,不许山阴父老贫”。(吴仁璧诗)诗中用了“一钱太守”的典故。《后汉书?良吏传》载,刘宠,字祖荣,汉朝宗室,受命任会稽太守。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努力简化办事手续,减轻百姓负担,政绩卓著。奉调回京时,本地父老五六人,分持百文钱赠行,刘宠感其意,每人取一文,余不收。故人们称之为“一钱太守”。上引诗文的含义是,想必是刘宠在天之灵关心家乡人的生活,不想让会稽(即山阴)百姓受穷,所以,让家乡的土地上遍开金钱菊。 元代诗人王克敬有一首《题一钱太守庙》的诗:"刘宠清名举世传,至今遗庙在江边.近来仕途多能者,也学先生拣大钱."颂扬了刘宠的清廉,同时用反语和鲜明的对比手法,辛辣地讽刺了当时官场上以贪污受贿为能事的官吏们.
显然,唐宋诗人咏金钱菊的诗中渗透着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内涵。或者可以讲,歌咏金钱菊的诗是我国古代关于钱币的文艺作品的一部分,歌咏金钱菊的诗是中国古代钱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

????????

?????????

宋代开始,在当时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中非常流行一种叫“选仙”的游戏。人们将选仙钱作博戏工具,饮酒作乐,吟诗诵词,这些选仙钱,图景带意,意境生诗.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选仙钱”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叫“选仙”的博戏用的博具,它始创于北宋初年。有诗仙、酒仙、琴仙、棋仙、散仙、王母、双成、曼倩、壶中仙、拔宅仙、龟鹤仙等各品。有方形与圆形两类,圆形分方孔、无孔两种。每品一面为图形,一面为五言绝句一首,图文并茂,流溢出仙界的灵幻和诗词的意趣浪漫。宋人王在《宫词》中就写过宫中的人玩这种游戏,咏及“尽日闲窗赌选仙,小娃争觅到盆钱”。还有“一串铜牌赌选仙,仙家岁月日如年,圆中斗大黄金桔,乞与真灵作洞天。”指的都是这种博戏。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有“诗仙”、“酒仙”、“醉仙”、“谪仙”、“剑仙”之仙名。“笑傲诗千首,沉酣酒百杯。若无诗酒敌,除是谪仙才。”“价重篇篇玉,声传字字金。江山为我助,无日不高吟。 ”
琴仙?? “膝上按焦桐,霄分一曲终。知音有谁是,明月与清风。”
棋仙? 宋朝朱熹诗:“局上闲争战,人间任是非。空交采樵客,柯烂不知归。”郦道元《水经注》载,晋时樵夫王质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于此。后人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壶中仙? “有时壶内去,去即一千年。荣辱悲欢外,须知别有天。”
双成? “为种蟠桃树,千年一棵生;是谁来窃去,唯问董双成。”“王母叫双成,叮咛意甚频;蟠桃谁窃去,须捉坐中人。”
酒仙? “山中徒命侣,河朔漫飞觞。直把千锺酒,今宵醉一场。”
拔宅仙?“一夕玉皇诏,为君功行成;分明五云里,拔宅上三清。”唐、宋以来,许多修仙炼丹之人,据传在丹成功之后,都与所居一起升入仙苑圣境。
曼倩?“青琐窗中客,才称世所高,如何向仙苑,三度窃蟠桃。”西汉人东方朔,字曼倩。山东籍,文学家,长辞赋,以诙谐滑稽著称,深得武帝宠信。魏、晋以后被文人、方士们附会成神仙。关于东方朔的故事很多,最著名者莫过“东方朔偷桃”一节。传说东方朔为天上岁星(木星)。王母在天上有蟠桃园,所种桃树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曾化为小儿形象,三度上天偷蟠桃吃,为王母侍婢董双成发现。后来天上许多神仙都知道此事。巨灵神曾化为矮人在武帝前,面指东方朔是“三过偷桃的不良儿”。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七月初七,汉武帝在嵩山寻真台祈仙,王母感其诚,曾降于嵩山向武帝说经,并送蟠桃五枚给武帝。当时随侍武帝的东方朔在朱雀牖偷窥王母,王母见到东方朔便指给武帝说:“此儿好作罪过,疏枉无赖,久被斥退,不得还天”。即是愤其三度上天偷桃事。此牌正是指这一故事情节。看似贬,实是褒,是言东方朔为神人,三过偷桃,暗示东方朔已近万岁矣。

散仙? “尘分不我留,身计白云浮,欲问真游处,三山与十洲。”

?

著名的书房楹联“夜月琴声书韵,春风鸟语花香”“与乾坤而永大,共日月以俱升”《陈书》:”扬英声而永久,共日月而俱升”.《大唐三藏圣教序》:“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汉灵帝卖官与“四出五铢”钱币 东汉灵帝好敛积钱财,不择手段,开中国历史上卖官鬻爵之先河。光和元年(178年)悬挂卖官榜文于鸿都门前,公示天下,随官职高低分别标价,卖公卿官爵价高达千万(指一千万枚五铢),而且有钱现金交易,无钱也可变通,上任后加倍交付。官员升迁也需交钱,无钱者不予升迁。短短几年间,灵帝靠卖官积敛五铢钱巨万,于是在西园建造了一座万金堂贮藏起来。中平三年(186年),灵帝令开铸新的“五铢”钱,为了区分旧铸五铢,别出心裁,在钱背铸出四道纹连接边缘,俗称“四出文钱” 。但没过多久。便爆发了黄巾起义,灵帝搜刮百姓积聚的钱财真的象“四出文”那样向四处散去了,而这个天天在钱眼里坐着的皇帝,白忙了一场,到头来落得人财两空。后人有讽诗云:“莫怨灵帝庸无才,只怪老天错安排,天生一副商贾料,缘何派他秉政来? ”

??? 北宋汪洙《神童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富有情趣,令人意远。
嫦娥奔月”是流传非常久远的神话故事,源于《淮南子 ? 览冥训》。相关的传说还有“蟾宫折桂”、“玉兔捣药”等。唐李商隐《嫦娥》诗云“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上一篇: :下一篇 »

4 Responses to “中国钱币与诗词歌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