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 溪 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每每读到红楼里的那句,“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我便看到了这样的图面:暮春之际,看着帘外飘飞的荼蘼入眠,头枕着荼蘼花的芬芳入睡,连梦里都是花海花香。一点一滴,淡淡远远,荼蘼就如青涩而美好的初恋,润了年少的青衫,叫人欲忘不能忘。想当年,单纯得如荼蘼花一样,拼了一生的花香为心爱的人,甚至不留后路。所谓无怨无悔地恋过了,伤痕累累却等不到当初的人。是啊,人生不若初相见。春天过后,哪还有花开的季节呢?只是,除了开在夏末初秋的鲜红如血的彼岸花,寂寞,清愁,甚至带着丝丝的绝望。
“开到荼蘼花事了”,意为荼蘼花开时,春天那些五色斑斓、美艳不可方物的各类花儿,都悄悄地把喧嚣让给即将到来的如火夏天。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春花怒放,却开到荼蘼。我总在想,荼蘼为什么不给自己希望的机会?是否,没有希望就没有受伤,也就没有绝望?荼蘼无语,它们大片大片地盛放在暮春的山野里,雪白如玉,芳香如初。白色的花海就像少年纯洁的心境,等待着美好理想的飞翔,等待着知心爱人的到来,等待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恋。只是,人在这一生里,有多少春天许下的心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的付出会在人世的游戏中销声匿迹?又有多少热情在他人的冷漠里灰飞烟灭?又有多少春花般的容颜在时光的流逝中渐渐老去?
出处:宋·辛弃疾《鹧鸪天》
[今译]城中娇艳的桃花李花,最害怕风雨的吹打;而田野溪头的荠菜花,却星星点点迎着风雨开放:原来春天正留驻在这里啊!
[赏析]此词通过对农村美丽景色的赞颂,表现出作者对城市上层社会的鄙弃。“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平凡的事物往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天是属于它们的!此词从全篇看皆写农村景色,唯“城中”一句一笔宕开,为下句作衬,点明主题,“在”字下得稳重有力,表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深切的感受。
究竟是始有先兆,还是后人演绎?
传说李季兰六岁时,就作《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因架却谐音嫁却,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于是,将季兰送入道观之中。然而,唐朝开放之风盛行,前有鱼玄机,那么后有李季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语成谶,李季兰一生正应了“经时未嫁却,心绪乱纵横”这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