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罗邺《途中寄友人》
?罗邺。馀杭人,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有“诗虎”之称。光化中(898—901),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
[原文]:
[出自]:罗邺《途中寄友人》
?罗邺。馀杭人,才智杰出,笔端超绝,气概非凡,以七言诗见长,有“诗虎”之称。光化中(898—901),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
[原文]:
[出自]:李颀《送陈章甫》
陈章甫很有才学,原籍不是河南,只是长期隐居嵩山。他曾科考及第,但因为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他上书力争,吏部无法辩驳,特地为他请示执政,于是得到破例录用,他也因此名扬天下。但在仕途上他并不通畅,因此无心为官,仍然经常住在寺院郊外。
[原文]:
[出自]:苏颋《汾上惊秋》
写诗人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迈之类的感慨。苏颋也是玄宗朝的一任宰相(其父蘇瓌guī亦曾任宰相、封许国公,曾经父子同掌枢密),文采名冠一代,与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这首诗作于罢相、罢礼部尚书后,时任益州长史。
[原文]:
[出自]:神秀《神秀偈》
神秀 (606?-706),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隋末出家。唐高祖武德年间在洛阳受戒。五十岁时嗣禅宗五祖弘忍,历六年,升为上座僧。弘忍卒后,移住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开禅宗北宗一派。卒谥大通禅师。
[原文]:
大意是:皇甫曾明明知道再也看不见送别的友人,仍然一次又一次地回头怅望。
[出自]:皇甫曾《淮口寄赵员外》
唐诗人。字孝常,润州丹阳人,郡望安定(今甘肃泾川)。玄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及第。安史之乱中避居吴越。
[出自]:贡性之《涌金门外见柳》
[元]字友初,一作有初,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师泰(一二九八至一三o二)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後补合省理官。入明不仕,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改名悦,躬耕自给以终,门人私谥曰真晦先生。
[原文]:
[出自]:赵偕《题梅书于周砥道宅壁间》
元代思想家。字子永,慈溪(今属浙江)人。志尚敦实,不事矫饰,提倡静虚默澄,吸取禅学思想,提倡静坐养心,反观内省。赵偕诗文均较少文彩,是典型的学者之作。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