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平儿

竹清松瘦 目录 品读红楼
0

  初读红楼,更多地留意于宝黛萦绕在蓝天与大地之间绵绵不绝的悲凉恋歌,凤姐于壁垒森严、冷瑟寒人的贾府仍长袖善舞的气度,还有十二钗的才情、品貌如何若花瓣般纷纷凋零,最终香消玉殒于大观园这个大花冢的凄美故事。再读时,则感慨于曹雪芹巧夺天工的大斧竟能如鼻尖斫垩,将琐屑、零散的日常杂事雕琢成永恒于人间不朽的传奇。时空的推衍和转换中,红楼已环成了一个最美的情结印于我心深处,此间,无论怎样也找不出一个理由忽略一个小人物——平儿。

  人世的无奈注定了我们不可能拥有无憾的人生,也注定了我们永远寻求和向往自己没有的东西。今生遗憾没有姐姐,但每读红楼便感叹有姐当如平儿。不单由于评论者口中的“红楼中只有两个人物几近完美,一为湘云,另一为平儿”,更主要的是她永远温柔浅笑地伫立于你面前,随时为你伸出一双纤纤玉手,扶你走过人生的每一道或高或矮的屏障,然后对你的背影投以深情的注视,让你永沐于关怀和温暖之中。凡此种种,汇成了我细说平儿的理由。

一、红楼中有个怎样的平儿

  平儿是谁? 她又姓什么呢? 我们只知道她是凤姐的陪房丫头,是风流浪荡的贾琏的小妾,却无从知晓她姓甚名谁。她在贾府中如一介孤草,没有任何亲人,与她关系最亲密的凤姐不过是可以对她呵三令四的高高在上的主子。就是连通房丫头还没争上的袭人还有自己的姓和关爱自己的母兄,作为家生子的鸳鸯,我们也可以考察出她姓金,与平儿一样没有姓氏的晴雯在被赶出怡红院后仍有一个容身之所——其表兄吴贵家中。这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笔下难考姓氏的阿Q 是怎样颠沛辗转于辛亥革命前后纷乱的社会和冷漠的人情中,形单影只,茕茕孑立。而平儿又何啻于阿Q ,曹雪芹赋予了她没有姓氏的一生便寓示了她只能如一介孤草,风雨飘摇于“风刀霜剑”的贾府之中。

  平儿出身寒微,地位也同样卑下,只是琏二爷的通房丫头,但在贾府中,从位尊如老佛爷的贾母到最底层的丫头、小厮,没有一个不称道她的,真可谓人见人爱。依栖在叔父、婶娘家中,很难有机会送人东西的湘云得了几个绛纹石的戒指便送给贾府的四个最体面、最惹人怜爱的丫头: 宝玉屋里的“特殊人物”袭人、老太太的“活拐杖”鸳鸯、王夫人的贴身丫头金钏儿和这位既是丫鬟又是小妾的平儿;“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一回中,贾母虽听信凤姐的一面之辞骂了平儿,但他也道出“素日我倒看她好”; 平儿被凤姐使性子打了之后,便有李纨等人为其向凤姐讨个公道; 作为一个奴仆,竟能让大观园中的公子小姐们为其贺寿; 贾府的小厮兴儿在尤二姐面前对这位平姑娘也是赞不绝口。是什么原因使每个人对她都能有口皆碑呢? 深究起来,主要有三:

  第一,论容貌,平儿典雅秀丽。俗语讲:“贤妻美妾。”曹雪芹从未直言平儿如何貌美,只是通过四个人眼中的平儿从侧面为我们勾勒出了平儿的如花红颜。

  第一次是“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她竟误以为平儿就是凤姐,原因是“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 如果说刘姥姥只是一乡野老妪,未见过什么世面,常把东施当西施的话,那么生长于脂粉堆中自称“绛洞花主”最善怜香惜玉的宝玉的眼光总不会错是那种日神型的人——“平稳、谦逊、宁静、息事宁人,有节制,趋于恢复和谐”。①而她的主子则属于酒神型的——“力求超越,追求极端”。②二人互补的性格和处世方式也可算是这对主仆行事如此相和相成的原因之一吧。

  第三,论才智,平儿八面玲珑、四处逢圆。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处事得体,不得罪别人,然而无论你有多聪明、多老练都不可能让每个人都称赞你。而平儿能,平儿能让每一个与她共过事的人都挑不出她身上的错,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平儿的第一个生活圈是在琏二爷的房里。贾琏是地地道道的好色之徒而凤姐又是出了名的醋罐子,平儿周旋于二者之间却深得二人信赖,夹缝中她活得游刃有余,一方面贾琏拈花惹草时平儿替他瞒过凤姐; 另一方面凤姐背着贾琏往外放银子都是平儿替她巧妙遮掩,此间绝无半点疏忽,这岂是一般人行得来的?

  平儿的第二个生活圈是贾府从上至下的各色人物组成的,平儿身居其中不悖繁琐森严的种种礼数,行事得体,深受赏识。主子凑份子过生日,自己也不落过,随上一份,“这是公中的”,“私自另外也有了”,喜得贾母连称她“好孩子”。

  平儿的第三个生活圈是因时间地点而定的。作为当家管事媳妇的贴身丫头,凤姐抱病之时,都是她在替凤姐行事,与“敏探春”、“时宝钗”等人共同组成“大观园临时管理委员会”,帮助协理贾府,其中也展现了她的巧言善辞和对人际关系异乎寻常的敏感。五十五回“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中洞明练达、谙熟世故地既护了“幼主”,又训斥了“刁奴”; 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既夸赞了小主子们的才智和见识,又阐明了凤姐难于行事的苦衷,难怪素来处世圆滑老练的宝钗也称赞她“远愁近虑,不卑不亢”。

  这就是内外兼美的平儿,我们将一切用来形容女子的最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她都不为过,她真的算得上是至善至美的化身。写到这儿,我不禁想由衷地称赞一声——好一个平儿姐姐!

二、平儿立于红楼第几层

  平儿是当家主管腰间的一把钥匙,在最杂乱的迷宫中纤巧地解开每一道锁。但“物”的属性注定她在为主子开完每一扇门后,终将被遗弃到一个不知道哪里的所在,所有这一切汇成了纷繁世事中的一曲悲歌。

  平儿往往出现于事务最为繁杂的地方和一切最难以理出头绪的时候。凤姐是当家主事的媳妇,她所到之处都有尚待处理之事,而平儿恰恰是这位八面来风的凤辣子的贴身奴仆,不离其左右。李纨曾半开玩笑地说:“我成日家和人说笑,有个唐僧取经,就有个白龙马驮他; 刘智远打天下,就有个瓜精来送盔甲; 有个凤丫头,就有个你。你就是你奶奶的一把总钥匙,..凤丫头就是楚霸王,也得这两只膀子的举千斤鼎。她不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 ”凤姐自己也说:“知道我的心的,也就她还知三分罢了。”凤姐理事之时,平儿扶着她挑起贾府这千斤重担,充当凤姐腰间的万能钥匙。

  当凤姐抱病难于理事之时,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这个位卑、羸弱,但才智过人的弱女子的肩头,而她也奇迹般地担得很稳、很稳。我们看到宫里薨了一位老太妃,贾家各位主子每日入朝随祭,偏巧凤姐小产身体尚未全部恢复,一时间大观园内乱作一团,一会儿“柳叶渚边嗔莺叱燕”,一会儿又“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不到三四日的功夫,一共大小事出了八九件。其间牵扯到的人从太太房里的大丫头到还未进大观园的小丫头,从无人不厌的赵姨娘到新归入奴仆行列的美优伶,从厨房内主事的婆子到园子外头混事的小厮应有尽有。平儿有条不紊、一丝不乱地将事情查核清楚,顾全了争强好胜却常被母亲拽后腿的探春的脸面,在宝玉的帮助下“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把一切处理得无懈可击,节奏平稳,淙淙若行云流水,宛如一支悠扬深远的小夜曲,穿行于浓密的森林之中,丝丝缕缕皆是有章的行迹。

  平儿帮助最多的是贾琏和凤姐,可这夫妇二人又是怎样对待平儿的呢?这一点宝玉看得最清楚,“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平儿冒天下之大不韪,背着凤姐将贾琏衣物内的一缕青丝私藏起来,质问贾琏之时贾琏却道“你不趁早拿出来,我把你膀子撅了”。平儿身为凤姐的贴身丫头,人前人后处处维护凤姐的尊严,替凤姐隐瞒放银之事,而凤姐从未象黛玉对紫鹃那样把平儿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平儿与尤二姐见面时,尤二姐亲身挽住平儿口称妹妹,且说“我们是一样的人”,而凤姐却很自然不加思索地说“妹子只管受礼,她原是咱们的丫头”。如果说,当着外人主仆自当分明,凤姐如此说也无可厚非的话,那么在贾府日薄西山,昔日众星捧月般的凤姐日渐凄凉冷落只有平儿不离左右时,凤姐与平儿独处时的一番话真让人感到寒凉彻骨,“你这会子不用假慈悲,我死了你们只有欢喜的。你们一心一计和和气气的,省得我是你们眼里的刺似的。只有一件,你们好歹只疼我那孩子就是了”。想那平儿一生眼中只有凤姐,一世所行皆为凤姐,今日竟落得主子如此话语,不亦悲乎! 最让人看不过眼的便是贾琏拈花惹草,凤姐纵情泼醋之时,平日里行事侍主无一丝差错的平儿竟成了二人使性子的工具,无辜受两人的“荼毒”。平儿呀平儿,无论你如何的善解人意、落落得体,你也摆脱不了奴隶的地位,摆脱不下主子视你若物的态度,摆脱不了你今生躲不掉也逃不离的悲剧,我想,这也就是曹雪芹洒向平儿这位弱女子的“一把辛酸泪”吧!

  高鹗续书中写凤姐死后,由于平儿勇于护主,保护了巧姐,贾琏念二人旧情将平儿扶了正,让平儿最终有了一个美满的归宿。可这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吗? 依我看,是不符合的。诚然,《红楼梦》中确有将妾扶正之事: 贾雨村之妻逝后,他将其二房娇杏扶了正。但在曹雪芹看来,“娇杏”之事,实属“侥幸”,平儿一陪房丫头何来如此之幸运? 诚然,依照许多红学家的观点,《红楼梦》受《金瓶梅》的影响是有可能将平儿扶正的,但这绝非美满的婚姻,贾琏只是一“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的轻薄之徒,他哪里会给予女性以体贴、尊重、温存、关怀?所以,即使是平儿被扶了正,她也不过是由一种不幸进入到另一种更深层次、难于名状的不幸之中而已。

  这就是平儿在红楼中的地位——开关解键少不了的钥匙,但这个工具能否被收藏保管好全在其主子的一念之间。也许平儿只能以悲剧性的方式默无声息地存在着,勾起我们对红楼中人,红楼中事,红楼所展现的社会悠悠无尽的感慨。

三、红楼中为何有个平儿

  鲁迅先生曾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的这种打破也体现在真善美的整一以哪一方面为核心的问题上。传统文学由于主张“文以载道”,所以提倡以“善”为核心,而到了建构在个性心灵解放基础上的杰作《红楼梦》则打破了这种思想,转而以“真”为核心。纵观红楼中平儿,她时而真善美能够得以统一地展现,时而这种统一因“真”被压抑而显得无比艰难,甚至于分裂迷失。曹雪芹就是通过平儿这个小人物的典型性格与特殊境遇谱写出了一曲“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真善美之压抑曲”。

  大观园内女奴们的性格可谓是色彩斑斓、美丑纷呈的,几乎每一位女奴都可称之为老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在“真”的问题上,平儿既不象“津津乐道自己奴隶生活”的袭人那样难觅其身上的“真”,也不象叛逆者睛雯那般无论外部条件如何都任“真”毫无保留地迸发,而是心中虽保有“真”,可如磐的社会环境给其以巨大的压抑。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她“真”的灵光在闪动,可在黑暗的现实中这一切恍惚若秋夜河畔的萤火,凄冷苍凉中倍感目睹“真”被压抑的心酸。

  平儿待人是真的,并不在意对方身份的尊卑与贵贱,无论是被众人视为“女蔑片”的刘姥姥,还是寄人屋檐下的“寒衣处士”邢岫烟,都曾得到她真诚的帮助。邢岫烟本是邢夫人的内侄女,寄居在贾府,“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宛若人间仙境的世界里,有一群身披大红羽缎羽纱的少男少女无羁地飞扬着青春的神采,唯邢岫烟只穿着旧毡斗逢,越发显得“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平儿看到此情此景特为其准备一件斗蓬烦袭人带去。平儿的“真”在凤姐允许的条件下得以充分的展现,也正因如此她的真善美能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使你不由得不为这样一位真善美的化身钦叹、驻足。但是这种“真”的流露与真善美的统一又是无比艰难且承受着压抑的。尤二姐在贾琏不在之时被凤姐巧计“赚入大观园”,受到了百般磨难。虽从容貌上看,尤二姐和平儿都可称得上“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但就身份地位而言,尤二姐与平儿虽同是妾,但身为二房的尤二姐的地位要高得多,平儿不过是“贴身侍婢收纳为妾”的通房丫头。更主要的是尤二姐的出现对凤姐的地位是潜在的威胁,对平儿岂不更是如此? 但平儿见其受苦仍不忍,于是暗地帮助尤二姐,多么真诚、无私! 气得凤姐连骂“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只倒咬鸡”。平儿不得不压抑“真”,“远着了”二姐。虽然如此,二姐死时平儿还是“不禁大哭”。这时平儿身上的真善美仍是统一的,只是外界的重压使这种流露与统一若巨石下的种子所发出的“幼苗”,纤弱而又倔强地绵延出地面。

  然而“风刀霜剑”的环境中,外部的压力并非就此而止的,而是层层逼压过来,让人觉得挥舞不开手脚,透不过气来,直至使人自觉“如坐春风”。当你已意识不到自己“真”受压抑的时候,这外部的强压早已刻骨入髓且融入灵魂深处而表面则无一丝痕迹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大音无声”罢。在对待凤姐放银这件事上,平儿从行动上是帮助凤姐,可从思想上她同袭人一样认为凤姐有些贪得无厌,内心深处是不满的,这一点我们从第三十九回平儿和袭人的对话中自可见端倪。袭人道:“他难道还短钱使? 还没个足厌”,平儿随口应道:“何曾不是呢?”但当袭人继续抱怨“拿着我们的钱,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时,平儿马上回驳:“你又说没良心话,你难道还短钱使。”她虽然不满但是口中和行动上仍旧与凤姐保持一致,并认为这才是她所应该和必须做的。对自已的丈夫贾琏,平儿是有真爱的,若不然贾琏因说贾雨村“一点小事便玩得人家败业”被大老爷痛打后,一贯平和敦厚的平儿何至于咬牙怒骂贾雨村。可当我们细心体会“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一回时,难免感叹平儿一举手一投足,眼尖眉稍写满的皆是对丈夫怎样一种感情啊!“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越复杂其身上所肩负的包袱就越重,对社会关系异乎寻常敏感的平儿在多种关系相交结的网点上所付出所顾虑所承受的也就越多。平儿既是奴,又是妾,如果说作为奴为主子隐瞒些诸如放银子的丑事全可看作是尽奴隶的忠心的话,那么身为妾为丈夫隐瞒其拈花惹草的罪证和在整个过程中传达出的“俏语动情”的神态则尤为耐人寻味,这一个“救”字包含着一个妙龄女子对丈夫的几多情、几许爱、几分无奈和几缕心酸!

  最能体现出平儿“真”被压抑,真善美难于统一而她本人却浑然不觉的是她挨打后的态度。同样是女奴,同样受主子的责骂或踢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则显示了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甚至不同的价值观念。宝玉误踢了袭人一脚,她则一面忍痛,一而强作笑颜宽慰宝玉,无论何事都应由她这个“起头儿的人”做起,而眼见自己吐的鲜血在地,“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于是暗自垂泪; 晴雯是绝对不能忍受他人的责骂和白眼的,宝玉奚落了她几句,她便率性坦荡地演出了一幕“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不隐藏真,也向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提出了挑战和抗议; 平儿挨打后不象袭人强言欢笑,也不象晴雯不依不饶,而是“哽噎难言”地向众人表露出自己的委屈,但有了宝钗的巧言劝慰和老太太的“主持公道”,自己也就“渐渐地好了”,而且依旧一条腿跪在炕上侍候着凤姐吃饭。《尔雅》中这样解释妾:“妾者,夫为男君,其妻为女君。”平儿正是依照这句话给自己的立身定位,给自己的行事定向的,一切在她那里都那样顺理成章,她永远也看不清这些“合理”之下隐藏着的令人愤慨的“不合理”。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看待平儿,她几乎无懈可击,平儿谦和、温良、雍容,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一身。虽也曾违心做事,却也是“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等级观念影响着她尽主仆之责; 虽也曾压抑情欲,但也顺应了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可是如果用放眼未来的视角审视平儿,她身上则缺少了一缕“东方的微光”,一缕真善美的统一与自我的觉醒同步发生时所放射出来的“东方的微光”。

四、红楼中平儿为何难醒

  贾府是一个“富而好礼”的家族,这主要表现在对待下人的“宽以待下”和对统治集团内部的“知书识礼”上。这里主要谈前者。贾府为何要“宽以待下”呢? 这一点孔子回答得很清楚: 要这样做,人们才听使唤。“能行五者于天下”,五者之中,有“宽”和“惠”,“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人”。孟子说得更彻底——“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贾府这封建统治最完美的蓝本正是以“王道”来治民的,“宽以待下”的怀柔政策无非是想使奴隶们尽心尽力地为其效劳,无怨无悔,进而巩固其封建统治。而平儿正是这种政策的牺牲品。

  第一步,售“仁”“市”“义”,极力笼络,令其甘于尽忠。

  平儿虽只是一通房丫头,但其吃穿用度也极其奢华,致使刘姥姥初见平儿竟误以为是凤姐; 一副虾须镯,单珠子不算就是那些金子也价值连城了。主子们给这些奴隶吃好的、穿好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无条件地尽忠。袭人又何尝不是如此,母亲去世,王熙凤特地为她打扮一番回家参加葬礼,其规模气派不下于中等地主家里的少奶奶。当然这要以甘于尽忠为条件的。晴雯不甘屈服于礼教的反抗意识,使她“抱屈夭风流”,可她剩下的衣履簪环,“约有三、四百金之数”,看来,贾府为这个俏丫头也曾极力笼络,只不过睛雯不服于这种泯灭人格的驯化而已。

  贾府中仆人不仅吃穿用度体面,而且表面上也维持着一种融洽和谐的生活氛围,让人虽身居风刀霜剑之中,却常自觉如坐春风。三十八回螃蟹宴上,凤姐、鸳鸯、平儿闹作一团,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凤姐泼醋”后,贾琏和凤姐在贾母的主持下都给平儿赔罪,让平儿“自觉脸上光辉了许多”。这极力地笼络确实使平儿甘于尽忠了: 琏二爷偷娶尤二姐后,平儿体察到了点风吹草动马上来告知凤姐; 贾家因凤姐被抄,凤姐地位急转直下之时,只有平儿不离不弃; 凤姐死后,平儿倾尽全力护住幼主巧姐,使其免于“奸兄狼舅”的暗算。

  第二步,“宽”、“惠”并施,适当放权,使其乐于尽责;

  贾府的四个最体面的丫头中,平儿的权限可说是最大的。鸳鸯身为贾母的“活拐杖”,只在老太太房里管些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侍侯主子; 袭人、金钏儿也不过在宝玉和王夫人房里管些小丫头们;而平儿身为主事媳妇的贴身丫头,因主子是多种矛盾的焦点,其自身的社会关系也随着复杂了许多。凤姐对平儿是适当放权的,她小产之时,平儿可替凤姐出面协助探春理家,试问哪个奴才能有如此之宠幸?凤姐放钱的利银多是平儿收好,哪个奴才又能得主子如此之信赖?有些小事,平儿都可以替凤姐作主,例如凤姐初见秦钟,平儿揣情度意见凤姐甚喜秦钟,便以凤姐名义给秦钟筹备了一笔为数可观的见面礼,凤姐乐得放权,平儿亦善于安排打点。

  平儿是聪明的,凤姐比她更聪明,凤姐适当地给平儿一些施展才华的空间,令其乐于尽责,其结果往往是凤姐坐收更大的利益。平儿宛如放飞在蓝天上的一支迎风招展的风筝,飞舞得英姿飒爽,但长长的线却稳稳地攥在凤姐手中,而她却常怡然自得。

  第三步,“严正礼法”,分化阵营,令其与同类人隔阂。

  美国学者墨菲在他的《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中指出:“群体成员的紧密联系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他人被排除于该群体之外,这种紧密的纽带私下里被小心翼翼地保护和维持着。我们与某些人的每一种交往都是对其余人的隐秘和缄默,我们用心架设的一每一座桥梁都造成了新的鸿沟。”③贾府中主子与奴才的复杂与微妙的关系也体现了这一点。平儿几乎是凤姐的影子,凤姐走到哪里便把她带到哪里,与凤姐的亲密无形中造成了与他人的疏远。平儿过生日之时,贾府的管家赖、林及上中下三等家人都来拜寿送礼,与其说是真的因为平日里平儿行得正,做事周全人缘好,还不如说是迫于凤姐之威和对这个当家大丫头的恭敬和惧怕; 平儿素日和袭人,鸳鸯最为亲密,自然与晴雯这块火爆炭和司棋这位烈性的丫头及贾府内下等的小厮、丫头们“生分了”,更别说那些打杂的老婆子们和人见人厌却一心想摆脱这一境遇的赵姨娘了。这些本应处于一个阵营之中共同携手反抗封建牢笼的奴才们被无形分化开就更加显得晴雯等觉醒的叛逆者的形单势薄。

  家族内成员间的接触造成的阵营分化如果还算隐秘的话,那么贾府依照“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给奴才们分三、六、九等则是分化阵营更为有力的举措。平儿对兴儿、旺儿等人的态度俨然若主子对奴才,怡红院中四大丫头对一心想“攀高枝”的小红以及坠儿等小丫头的压迫则让人触目惊心,不由得不使人为之叹息。

  就是这“笼络”——放权——分化”的三部曲,把一个平儿彻彻底底奴化了,使她不可能觉醒不可能反抗。平儿这个由人到“非人”的过程为我们揭开了蒙在狰狞可怖的贾府额头上的那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清了“富而好礼”、“诗礼簪缨”掩盖的罪恶。这种大的环境氛围与这种环境所造就的平儿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平儿一味地沉默啊沉默,不可能在沉默中爆发,只能在沉默中灭亡。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贾府并非“霸道”世界,而是寄托了封建士大夫共同政治理想的“王道荡荡”的乐土。可曹雪芹却看到这块乐土虽远离饥馑,锦衣玉食,却唯独不能让奴隶们拥有最为宝贵的“人”的资格和“人”的尊严; 这块乐土中生长的平儿,可说是“同类社会关系中的大幸者”④,而曹雪芹却饱含同情地写出了这位“大幸者”⑤的不幸之所在,这一切都闪烁着他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芒,这光茫也注定将划破漫漫长夜。

  美国科学家库恩在解释科学的转型与变革时提出了一套理论——“范式革命论模式”,即“科学的发展要经历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的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科学时期”。⑥我想用这一理论来说明和阐释一下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由最初的野蛮、蒙昧、杂乱无序到比有着正规模式、一切皆有定法的奴隶社会更进了一步的封建社会,的确是向前迈进了决定性的一步,这一点类似于科学中的前科学时期向常规科学时期的转变。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常规已无法涵盖和解释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开始出现反常和危机,既而爆发革命,产生新的社会,象科学所经历的那样,依照如此轨迹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红楼梦》展现的正是常规社会即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在这一阶段中,一部分已看到了社会的反常,如红楼三玉及下层的晴雯、司棋等人,但这股力量太渺小了,更多的是象平儿这样看不清危机和反常的麻木不醒的芸芸众生,且看红楼中哪个人物没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故事,反抗者为封建礼教所不容,维护者又都被封建礼教所吞噬,这是一个社会发展到日薄西山之时无法避免的饱含辛酸的讽刺和悖论,也预示着“反常与危机”和“人的觉醒”过后的革命的曙光的到来!

  至此,让我暂且搁笔,和着两个世纪以前曹雪芹直冲云霄的绝唱的余音,对着红楼高呼一声——平儿,醒来! 醒来,平儿!

注 释:

  ① 引自商务印书馆1991 年版罗伯特·F ·墨菲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第52 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书第55 页。

  ④ 华艺出版社1993 年第一版张锦池著《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第276 页。

  ⑤ 同上。

  ⑥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转型时期的哲学》第8~ 9 页。

【原载】 《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2期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