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戴复古《怀雪蓬姚希声使君》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之家。戴复古毕生致力诗歌创作,生前以诗负盛名达50年,早年受《永嘉四灵》(见四灵体)的影响,学晚唐诗,间亦掺杂了江西诗派的风味。后来又登陆游之门。
[原文]:
[出自]:戴复古《怀雪蓬姚希声使君》
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石屏樵隐,于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出生在天台道黄岩县南塘屏山(明宪宗成化五年分黄岩南三乡设立太平县,即今之温岭市新河塘下)的一个穷书生之家。戴复古毕生致力诗歌创作,生前以诗负盛名达50年,早年受《永嘉四灵》(见四灵体)的影响,学晚唐诗,间亦掺杂了江西诗派的风味。后来又登陆游之门。
[原文]:
[出自]:王禹偁《村行》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
[原文]:
[出自]:吕岩《绝句》
吕洞宾,那真是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他是著名的八仙之一。有关他的传说乃至绯闻也为数不少。吕洞宾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真实的吕洞宾其实表字洞宾,号纯阳子,名叫吕岩,唐代京兆人。咸通举进士,曾两为县令。值黄巢起义,携家入终南山学道,不知所终。
[原文]:
[出自]:罗隐《西施》
一般人都认为吴国的灭亡是由西施所造成的,而作者却为西施抱不平,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亡原因颇为复杂,不去深入探讨而只从表面去看,是极不合理的。
[原文]:
内容提要 “平常心是道”是中唐时期禅宗代表人物马祖道一所提出的重要禅学思想。白居易由于与马祖道一洪州禅系人物来往甚多,在思想上受其影响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歌创作的内容、题材与形式诸方面有所表现。概言之,诗人既以“平常心”关注眼前现实生活、身边琐事,也以“平常心”对待社会与他人。在诗作形式方面的突出表现,则是以寻常语表现平常心,不尚雕饰,不务奇险,一任自然,絮絮道来,通过对人人皆可见之寻常事、人人皆具有之寻常情来体悟契证“平常心”。
在唐代文学史上,白居易向以其诗风平易浅俗著称。毫无疑问,形成这种诗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如果从诗人与佛禅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探讨的话,可以看出它与当时风行海内的马祖道一洪州禅思想也是有一定关联的。众所周知,白居易一生栖心佛禅,尤与马祖道一禅系人物交道甚多。他早年在长安为官时即拜在马祖道一的大弟子兴善惟宽门下,多次问法,自称终生受益。后来与禅师们又多所交往,常自言“交游一半在僧中”(《喜照、密、闲、实四上人见过》),禅宗典籍《五灯会元》甚至将他列为马祖道一洪州禅系中杭州佛光如满禅师的直接法嗣。因着性格秉赋、人生阅历等多方面的原因,白居易在马祖道一禅法中较多地接受了其平易实在的一面,从其诗歌创作来看,他受洪州禅影响较深的乃是“平常心是道”这一思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