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
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元稹的《遣悲怀》。元稹,(779-831)字徽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其诗以乐府诗最具代表性,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长恨歌》并称,其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并称名篇。
《遣悲怀》其一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钴《何满子》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喜外弟卢纶见宿》是唐代诗人司空曙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的一首诗。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作品名称】《喜外弟卢纶见宿》
【创作年代】中唐
相思,是鹊桥两端的牛郎织女,是王维笔下的粒粒红豆。在李白诗中,“相思”不再是我们所理解的特定的狭窄的词语,它所承载的是广泛意义上的情感。或许以李白的重情、多情与深情,相思才会如此旖旎多彩。
相思,以女性的视角来看,当是一种两性之间浓得化不开的强烈情感,且不轻易为外人所道。相思的对象,亦是极其有限甚至是单一的,似乎如此才合乎这种特定的情感状态。倘或听到“长相思,摧心肝”的悲鸣,谁不为之悄然动容?而“千里相思明月楼”的描摹,自然地让人兴起对相思的美丽想象。这些“相思”的主人,就是李白。
相思若此,岂非情多?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记王维(一)》
在唐朝诗人中,王维差不多是对佛教信仰最虔诚的一位了,被后世尊称为“诗佛”。
从王维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对佛教有多么的亲近和依赖:
《代悲白头翁》是一首拟古乐府,题又作《代白头吟》,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作。《白头吟》是汉乐府《相和歌·楚调曲》旧题,古辞写女子毅然与负心男子决裂。刘希夷这首诗则从女子写到老翁,咏叹青春易逝、富贵无常。构思独创,抒情宛转,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艺术性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历来传为名篇。
【名称】《代悲白头翁》
【别名】《代白头吟》《白头翁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