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七哀》

魏晋 曹植

原文:

阅读全文——共5683字

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词作。此词题为元夕戏作,实则抒发人生感慨。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繁月明,鼓乐通宵,物色如旧而情味却别。下片写西楼拜月,镜中画眉,待到乐止人散,却又渐入愁乡。全词构思新巧,造语工丽,感情真挚,写景细腻。

生查子

元夕戏陈敬叟①

阅读全文——共1068字

经典对联集锦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四字联

一轮明月;四壁清风。

山以石峻;海为川归。(集石门颂字)

阅读全文——共25190字

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殊同,本名高松,现代人,是网络后起之秀,甘棠诗社甘棠六子之一。

我亦好歌亦好酒,唱与佳人饮与友。

歌宜关西铜绰板,酒当直进十八斗。

阅读全文——共255字

一见如故,生万千欢喜心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
0

1.蔡康永说:恋爱的纪念物,从来就不是那些你送给我的手表和项链,甚至也不是那些甜蜜的短信和合照;恋爱最珍贵的纪念物,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那些你对我造成的改变。

2.我们的心中满怀坚强 但难免懦弱,凭此又能守护些什么,愿将理性抛在脑后 与你一起走。

3.你要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你的爱人,无论你此刻正被光芒环绕被掌声淹没,还是当时你正孤独地走在寒冷的街道上被大雨淋湿,无论是飘着小雪的清晨,还是被热浪炙烤的黄昏,他一定会穿越这个世界上汹涌着的人群,他一一的走过他们,走向你。他一定会怀着满腔的热,和目光里沉甸甸的爱,走到你的身边,抓紧你。他会迫不及待地走到你的身边,如果他年轻,那他一定会像顽劣的孩童霸占着自己的玩具不肯与人分享般地拥抱你。如果他已经不再年轻,那他一定会像披荆斩棘归来的猎人,在你身旁燃起篝火,然后拥抱着你疲惫而放心地睡去。他一定会找到你。你要等。

阅读全文——共3353字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
0

虞美人 【清】

纳兰性德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阅读全文——共2573字

我读寒山子_朝朝花迁落,岁岁人移改。今日扬尘处,昔时为大海。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0

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行迹怪诞,言语非常,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

他们之间的玄妙对谈,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领受的,试看下面这则记载在古尊宿语录中的问答:

寒山子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阅读全文——共7802字

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
0

从网上看到一句话“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心里非常喜欢,找了一下,发现竟是《镜花缘》这本书里的,取自《镜花缘》第八十八回『借月旦月姊释前嫌,逞风狂风姨泄旧忿』中的《天女散花赋》。写的应是天上人间景物人事。可是深深留下印象的还是只有那句“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念起来很有些感触.现发全文如下:

天女散花赋(以题为韵) ◎唐闺臣

昔者:魏夫人像朱蜜而遐御,炼素芝而上仙,宫于丹林之侧,楼于绛树之边。长河煜,元都绮鲜,石蕖弥浦,琼草为田。丸茯零而霞迈,服胡麻而云骞。惟恨风多作恶,月不常圆。青苹屡动而相扰,丹桂被锢而可怜。往往攀条泫若,执叶凄然。真女弟子黄令徵乃离席而前曰:“臣忝群芳之总,窃九命之权,叨荣于二十七位,布华于三十六天。

阅读全文——共1671字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
0

《洛阳长句二首》 唐 杜牧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

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阅读全文——共604字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Tags: ,
0

九月一到,天气便渐渐地凉了,几场秋风秋雨过后,落叶纷纷,让这个季节又多了几丝萧杀之气。夏日里争奇斗艳的花朵,早已不见了往日的风姿,只有不知什么人遗落在院子角落里的一盆金黄色的菊花,犹自开得灿烂,开得热闹。难怪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赞美它“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傲霜挺立,凌寒不凋的风骨,以及“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高洁清雅,坚贞不屈的品格。

九月正是登高赏菊的最佳时节,杜牧曾有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酒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试想在天高云淡,秋风吹,秋叶飞的季节里,邀上一群知已好友,登高、品酒、吟诗、赏菊,当真可谓人间第一等的风雅盛事。古人以菊为高洁之物,谓之“花中君子”、“花中隐士”。难怪那位视浮名如蔽履的晋代诗人陶渊明一生不坠对菊花的热爱,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生性淡泊、天生傲骨的菊花是诗人的知音,诗人对它赞美不绝:“秋菊有佳色,衰露辍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与菊为伴,让崇尚气节,注重清名的诗人多少淡忘了世事的纷扰。也让我们有幸了解诗人身处乱世,虽因不满当时朝政官吏的腐败,不愿随波逐流,不得已归隐山林,却仍心怀“大济苍生”抱负的高尚品格,以及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自身孤高的情操。

阅读全文——共136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