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隐秘的一处性描写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举世公认的巅峰之作,从其反映的精神内容和生活画面来看,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厚积结晶,也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曹雪芹妙笔生花,辗转腾挪,写到了爱与恨、生与死的交织,写到了真与假、善与恶的碰撞,写到了人生百态和世间炎凉,写到了饮食、医药、建筑,写到了伦理、宗教、道德,同时也写到了情爱,写到了性。

有关性的描写,《红楼梦》文本中前后出现了近二十次,按表现手法,笔者斗胆将其划为两类,其一直白型,其二含蓄型。

直白型的性描写,能让人一眼看穿。如,写贾宝玉遗精后,“……遂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第六回);写秦钟与小尼姑智能儿偷情,用了“将智能儿抱到炕上。那智能儿百般的扎挣不起来,又不好嚷,不知怎么样就把中衣儿解下来了。这里刚才入港……”(第十五回)等等。其中最直白的,莫过于贾琏和多姑娘表演的那一出偷情戏了,“……二鼓人定,贾琏便溜进来相会。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也不及情谈款叙,便宽衣动作起来,谁知这媳妇子有天生的奇趣,一经男子挨身,便觉遍体筋骨瘫软,使男子如卧绵上,更兼淫态浪言,压倒娼妓。贾琏此时恨不得化在他身上。那媳妇子故作浪语,……贾琏一面大动,一面喘吁吁……那媳妇子越浪起来,贾琏亦丑态毕露”(第二十一回)。

阅读全文——共2568字

有一个人 你一直在等她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好文欣赏
0

有一个人 你一上线就会去看她在不在

不在就一阵失落 在 又不敢打扰?

有一个人 她的状态签名只要一换

阅读全文——共472字

中秋诗词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阅读全文——共940字

中秋节诗词精选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Tags:
0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阅读全文——共2771字

七律·中秋诗声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诗到中秋韵也忧,蟾光偏又满西楼。招来游子思乡梦,惹得佳人望月愁。

春色都随流水去,清香尽被冷风偷。漫言心事谁能解,生恐相逢已白头。

俗话说…可俗话又说…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好文欣赏
0

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阅读全文——共1886字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薛宝钗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姻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阅读全文——共715字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菊花诗》十二首,是继《海棠诗》之后又一组诗。诗题是由史湘云拟定的。要求题目按编序排列,作诗者自选,只限七律,不限韵脚,不署真名,只署“雅号”

这一组诗,把咏菊、赋事和咏人三者紧密结合,水乳交融,从中也流露出各人的思想性格,暗示了人物的不同命运。

《供菊》

阅读全文——共4375字

人间词话  王国维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第一部分:正文)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生于清光绪三年,卒于1927年,享年51.王氏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1.01一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阅读全文——共26118字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严蕊(生卒年不详)原姓周,字幼芳,南宋中叶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沦严蕊为台州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弈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诗词语意清新,四方闻名,有不远千里慕名相访。

  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阅读全文——共559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