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电影资料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红楼梦》作为一部经典巨著,中国电影自诞生以后,多次把它搬上了影幕:

  《红楼梦》最早上银幕,始于我国电影业刚刚起步的二十年代。1924年秋,民新影片公司将梅兰芳演出的五出戏,拍摄剪辑成一部两本长的戏曲短片,其中就有《黛玉葬花》。此片是借了北京东四九条一所原属清朝贵族谟贝子的府第拍摄的,房主人的身份和建筑的格局、园林的布置,都与曹雪芹笔下描写的大观园的气派差不多,时代气息较接近。《黛玉葬花》放映的时间很短,就是梅兰芳本人也没有看到,生前曾一直引为遗憾。

  1、1927年,电影《红楼梦》上海复旦影片公司,编导任彭年、俞伯岩,主演著名喜剧明星周空空和陆剑芬 易半乔 易荫峤 文逸民。

阅读全文——共2436字

《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姓名字号是人生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作为“符号”,姓名字号是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和区别个人的标志1.这种特殊的“符号”,只要人类存在,就会世世代代永远存在下去。姓名字号的产生和延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为姓名字号不仅有自己产生、发展的悠久历史,而且它有自己的结构、内容、礼仪、法规等独特的特点,具有自身演变和形成“制度”的内在规律。尽管历史的岁月在不断更替,沧桑迭经变迁,但历史的潮水却永远冲刷不掉姓名字号所打上的神话传说的烙印,也无法抹去它所潜藏的各个历史时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乃至地域环境、民族归属等众多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姓名制度已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说是人类文化的“衍生物”,被誉为“人学”。顾名思义,具有“人学”品格的小说离不开描写人物。而只要写人,就要有名有姓,甚至有字有号,否则就无以“标志”、无法“区别”。这一点恐怕古今中外的小说概莫例外。由此出发,中国古典小说研究者不论是否情愿,都无法漠视姓名字号这个特殊的文化“元素”对小说家们的创作思维的直接影响,无法否认姓名艺术在小说人物塑造中的特殊作用,也无法抹煞它在小说整体审美价值中的地位。

阅读全文——共15606字

红楼梦中的茶与酒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历来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小说。作者接触到这个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茶酒文化的描述也是很到位的…

【按】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历来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小说。作者接触到这个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于茶酒文化的描述也是很到位的。曹雪芹以如椽的巨笔,用酣畅淋漓的笔触,描写了有关喝酒、宴饮、酒仪、酒德、酒的知识和醉态,也描写了关于饮茶的许多有趣的情节,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红楼梦中的茶酒文化。

红楼梦与酒文化

阅读全文——共7135字

《红楼梦》对联集赏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品读红楼
0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曹雪芹撰 太虚幻境联

阅读全文——共7958字

秋日诗画 历代咏秋名诗欣赏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千古哀情 悲秋绝唱—-杜甫《秋兴》与《登高》比较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感情基调上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

  秋兴(其一)

阅读全文——共4019字

《三国演义》中的对联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Tags:
0

  中华对联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三国演义》中的对联就俯拾可得。

  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经笔者翻检,《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

  故事情节中的对联

阅读全文——共5628字

三国中容易读错的名字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
0

容易读错的姓。

诸葛gě(舸)。陈胜部将葛婴后人从诸城迁阳都后改姓诸葛。

纪jǐ(挤)。纪灵,袁术大将。明有纪君祥,清有纪昀。

阅读全文——共998字

中古爱情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阅读全文——共4994字

唐多令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诗词相关
0

窗外月朦胧,薄雪倒挂松。

最感慨,时光匆匆。

犹记春语春花从。而今却,已三冬。

阅读全文——共76字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竹清松瘦 分类目录: 随笔杂谈,Tags:
0

1.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学原放马,易放难收。——《古今对联集锦》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钱泳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阅读全文——共67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