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Tags: ,
0

日出入行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草,不因繁茂而感谢春风;树,不因凋零而怨恨秋天。草木的繁荣与凋零,是自然规律的表现。春天草木复苏.秋天草木凋零,既不用感谢、怨恨什么,也没有人能改变这一切。诗歌对仗工整,富有哲理,可用以说明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道理。

1.荣:生长繁盛。2.落:凋零。3.秋天:秋天的气候。4.四运:指春、夏、秋、冬四季。5.隈:山的曲处。6.元气:中国古代哲学家常用术语,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被认为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因素。7.荒淫:广阔浩渺。8.鲁阳:《淮南子·冥览训》说鲁阳公与韩酣战,时已黄昏,鲁援戈一挥,太阳退三舍(一舍三十里)。

太阳从东边的山缺处升腾而起,
好像是从万丈地穴喷薄而出。
巡游浩浩天宇,又坠入苍茫大海;
传说中,拉着太阳飞奔的六条巨龙,它们憩息的场所在哪里?
太阳运行,终古不息;
人非原始物质,而是有生之体,
怎能与万古运行不息的太阳追随到底?
春天,芳草萋萋,不感谢春风的和暖吹拂;
秋日,落叶纷纷,不怨恨秋风的冷酷无情。
谁也不可能驾驭四季的变化,
万物的兴衰旺颓都是自然规律。
羲和呀,羲和,你为什么要沉沦于瀚海洪波?
鲁阳公啊,鲁阳公,你有何德何能,
竟然挥戈横臂去阻挡太阳的升落?
硬要违背自然规律,
是非颠倒,曲直混淆,必然招损弥多。
顺应自然,我将包罗天地宇宙,与之相融,物我同一。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诗千余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汉代乐府中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成仙上天。而李白这首诗却一反其意,说日出日落、四季更迭,是一种自然规律。荣,不必谢春风;落,也不必怨恨秋天。顺应自然则生,违反自然则死。这种观点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上面节引的四句诗,是全诗画龙点睛之笔,核心所在。特别是‘万物兴歇皆自然’这一句,质朴刚劲,铿锵有力,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诗篇把叙事、抒情和说理结合得很巧,情中见理,理中寓情;且语句灵活,从二字句到九字句,不拘一格,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洋溢着热烈的浪漫色彩,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为世人所称颂。
此诗是李白晚年时的作品;汉代的《郊庙歌辞》中有〈日出入〉一诗。在唐代以前的很多典籍都记载,认为日出日落是因为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如《易经·乾卦》:“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汉·刘向〈九叹·远游〉:“贯澒濛以东朅兮,维六龙于扶桑(古代传说中日出之所)。”等。
而李白在这首诗中却对古代的传说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下面笔者就详细的讲解这首诗。
隈,读音“威”;其意为“边远、角落”。“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这两句是说:“太阳从遥远的东方升起,好像从地底出来。经天最后又没入大海,传说中的六龙歇息之处在哪儿呢!”
“终古”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这种用法见于《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元气”是指“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或说是元始的真气”。“裴(音陪)徊”即“徘徊”,在古汉语中有“流连、留恋”之意;如《汉书.杜钦传》:“仲山父异姓之臣,无亲于宣,就封于齐,犹叹息永怀,宿夜徘徊,不忍远去,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诗表〉:“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此句的大意是:“太阳的升起及沉没自古以来从来没有终止,常人并非元始的真气怎么能像它那样生生不息呢。”因汉代的〈日出入〉诗中的大意是讲“日出入无穷,人命独短,愿乘六龙,仙而升天。”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这句是说:“草木不会因为在每年的春天来时繁荣生长而感谢;树木也不会因为秋天的凋零而埋怨。”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句中的“策驱”即“驱策”;“四运”即“四季”;“兴歇”即“兴盛和凋零”。这一句诗最关键是对“自然”二字的理解;笔者认为,“自然”二字在本诗中的意思是“自身的机制使然”。这句诗的大意是:“是谁挥鞭驱策四季的交替运转啊,世间万物的兴盛和凋落是因为其自身的机制使然。”换一句话说:“四季的交替,太阳的升起降落,并不是谁推它或给它加了力,是因为它们自身的机制使它们这样的。”我们都知道李白一生慕道,这句诗其实是表达了李白修道后对天地宇宙的认识。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句中的“羲和”即古代传说中驾驭日车的神。“奚”通“兮”,在这里是语气助词;“汩(音古)没”即“隐没”;“荒淫”在本诗中的意思是“浩瀚无际貌”,这种用法在古文中虽比较少见,但还是有人用,比如隋.薛道衡〈隋高祖颂〉:“太始太素,荒淫造化之初;天皇地皇,杳冥书契之外。”“荒淫之波”即指大海。“鲁阳何德,驻景挥戈。”据《淮南子·卷六览冥训》记载:“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捴之,日为之反三舍。”传说楚国的鲁阳公与韩国军队打仗,正打的激烈的时候,太阳要落山了,但鲁阳公举戈一挥,太阳又回升起来。“景”字在古汉语中原是指“日光”,如《说文》中的解释:“景,日光也。”在本诗中是指太阳;这种用法见于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等;“驻景”意思是将太阳止住使其不动。“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句中的“矫诬”意思是“虚妄”。这几句诗是李白认为:羲和每天驾着日车行天后隐没于大海之中及鲁阳公挥戈驻景的传说都不可信;因为这种行为是与“道”及天理相违背的。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句中的“囊括”有“相互包容”之意;“大块”即“天地自然”;“溟涬(音明性)”即“原始的道”。最后一句大意是:“我将返本归真,与天地容为一体”。
太阳东升西沉,亘古不易。六龙载太阳而巡天的传说,自难让人信服。
羲和驱日,更是荒诞而不可信。
而自然之人,并非天地“元气”,当然无法与太阳一道,永久地同升共落,共荣共辉!
草木的繁荣与凋落,万物的兴盛与衰歇,都是自然规律。它们始终沿着自己特有的生命轨迹兴盛或者衰灭。它们不因春天的惠顾而感谢膜拜,也不因秋天的肃杀而怨恨卑弃。超自然的、主宰四时更迭的“神”,是根本不存在的——“万物兴歇皆自然”呀,这是谁也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羲和也好,鲁阳公也罢,都无法与自然相左!
“囊括大块”,“与溟同科”,这就是诗人你的选择!
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这就是你,这就是李白精神。如此看来,你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唯物主义者。只是那时,没有人能够为你戴上这顶闪光的帽子!在你的名片或者履历表上,自然不会多出这一项金字美誉!好在那时,人们只重实质,看中的就是你肚子里到底装了几滴墨汁。因而,自然没有人会轻视你,又尤其是号称“谪仙”的青莲居士。哪像今人,总要替自己编一顶插满花朵的桂冠,实质上,却很难掠去众多目光的敬意。因为,那桂冠上的花朵,在阳光下开得并不真实!
正缘于此,你居高临下,豪迈潇洒,笔走龙蛇。在你的诗里,大千世界,洋洋大观;山川万物,雄奇超迈;人生得失,过眼烟云!也正缘于此,我们今天才能读到你如此瑰丽的伟大篇章。
汉乐府中有《日出入》篇,咏叹太阳出入无穷,人生有限,于是想驾六龙而成仙,流露出世道违人的悲叹。李白在本诗中,另辟新境,别生新意:探宇宙真谛,穷自然奥秘。认为日出日落,四季轮回,都是自然规律。人应当积极地顺应,而不能与之相违。
该诗采纳乐府诗格律自由之精髓,句式长短交错,无拘无束,遣用自如,从容灵活。韵随意转,自成段落;或问或答,以问作答,层层演进,变化多端,波澜起伏。述事、抒情、说理三者结合,事中存理,情中寓论,情理互生。诗中频频化用神话传说,对其辩驳、揶揄、否定,兼而有之,使整首诗始终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气息,生动地表现了与物相融、物我同一的主题。
诗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六龙安在”,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是不能够与之同升共落的。“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借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是谁在鞭策四时的运转呢?是羲和那样的神吗?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作者的回答上来了:“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呢?读了《日出入行》,读者总算找到了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有人认为,《日出入行》“似为求仙者发”(《唐宋诗醇》),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
我的心情总是随季节变换而变化,天气不好的时候,在风雨里心情也变得湿湿的、潮乎乎的,总也凉不干。在阳光下文字会变得活泼、灿烂,好像顽皮的孩童。
忘了是哪个诗人说,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风筝飞得再远,还是要收回来的,只是不要把这个权利交给风。一个聪明的女子,应该懂得,在风还没有停止的时候,让自己的风筝在碧空中完美地谢幕。等风停的时候,谁也不知那个在天空中放飞的精灵会沦落到何处…….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季节是无情的,多情的是我们自己。
现在好了,放弃也是种快乐,类似于“禅悦”和“法喜”,超越了尘世中那些微小的悲欢,不需要外人的赐予,也不能指望别人来分享。也许冥冥中有一个微笑,会懂得这一切,但那是人间的极品,可遇而不可求。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