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皦(一作皎)九华山人,因系九华山(在今安徽青阳县)人,故号九华山人。 “远不忘君,志在忧国”的熊皦生平: 后唐青泰二年(935年)进士。后晋中市初,曾为廷州剌史刘景岩从事。熊皦为人多智,忠于朝廷。他发现刘景岩跋扈难制、野心勃勃,就劝其离开边地,奏请内调。当刘景岩派他入朝时,他又乘机向朝廷奏言:“景岩不宜在边,可徙之内地。”于是后晋统治者连移将景岩移徙邠州、保义、武胜等地,熊皦入朝拜补厥。后为刘景岩所诬奏,被贬为商州上津(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令。熊皦惧怕刘景岩报复、杀害自己,在去商州上津的途中逃亡,隐匿于山中。他有《谪居海上》一诗,可能是亡命时所写。诗云:“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 熊皦工古律,其诗语意皆妙。曾赋《早梅》云:“一夜开欲尽,百花犹不知。”颇为士林传咏。其他诗作如“山前犹见月,陌上未逢人”(《早居》)、“果熟秋先落,禽寒夜未栖。”(《山居》)、“厌听啼鸟梦醒后,慵扫落花春尽时。”(《闲居》)等,均有情致。著有《屠龙集》5卷,《南金集》2卷,均已佚。《全唐诗》存熊皦诗12首,断句5联。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11
5 月
2011
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
11
5 月
2011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11
5 月
2011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11
5 月
2011
因为有爱所以有了忧愁,因为有爱所以有了恐惧。若是放下爱,就没有了忧愁也没有了恐惧
这是一句佛家经文,是说人的喜怒哀乐都是由欲望而起,若舍掉欲望,四大皆空,就身心皆明。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有这样一段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11
5 月
2011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11
5 月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