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之山—盱眙第一山风景名胜区游记

竹清松瘦 目录 随笔杂谈
0

吃盱眙龙虾,游都梁山水。到盱眙,这两件事缺一不可。少了一件,盱眙之行便不完满。而饱览盱眙山水,第一山则是不可不去之处。不访第一山,白做盱眙客。如果说吃龙虾还要赶个季节,而游第一山则不受此限。第一山不仅四季可游,且四时之景不同。
我曾游览过五岳独尊的泰山、北岳恒山、西岳华山,世界自然遗产黄山、武夷山、三清山,佛教胜地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道教胜地清城山、齐云山、龙虎山,还有革命胜地井冈山、清凉世界莫干山、地质奇观庐山和雁荡山,以及省内的紫金山、花果山、云龙山、天平山、灵岩山……若论现在的名气,盱眙第一山确实不好与那些名震中外的名山大川,甚至省内的其他名山相比。第一山海拔仅一百多米,算不得什么高山,仅能称为丘陵,也没有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溶洞。心气浮躁者,走马观花,确实看不到什么名堂,甚至会有一种“没什么看头,枉称第一山!”的感觉。要第一山像青春靓丽的时装模特儿或时下舞台上如日中天的演艺明星,一出场就紧紧吸住人的眼球,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山就像满面风霜满脸绉纹的国学大师,粗看平常一人,其实满腹锦绣。作为文化名山的第一山,只合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这,便是我游第一山后的真切感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凡称第一者,必有不同凡响之处。无论是自然的山水、还是人文的历史,莫不如是。盱眙的第一山,当然亦如此。不是吗?盱眙的两个称谓“盱眙”与“都梁”皆因第一山而得。旧时县治设在山上,“张目为盱,举目为眙”,寓意登高眺望,高瞻远瞩,县名亦由此而得。盱眙的别称为什么叫“都梁”呢?因为此山盛产一种名叫“都梁”的香草,故而山名又叫都梁山。隋炀帝大业元年游扬州,一路上修建42座行宫,其中,在盱眙南山修建的行宫名为“都梁宫”。自此,盱眙又别称 “都梁”。

诚如斯言:要了解盱眙,不可不游第一山。

在参加第八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闭幕式期间,盱眙县环保局党组书记林静同志向我介绍了第一山的历史背景。以前,我也闻听过第一山的大名,但对其并无太多的了解。2003年,淮河洪泛,我带领部队到盱眙抗洪,指挥所就住设在山上的盱眙中学,其间也多次从第一山旁经过,当时无暇顾及美妙的山水,但第一山的大名和那刻有“淮山胜境”四个鎏金大字的气魄山门已印在我的脑海里。一座并不太高的山包何以斗胆号称第一山?对此,令人心生好奇。当时就想,他日得暇,一定拜访此山探个究竟。林书记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往日旧念。于是,在龙虾节闭幕式的次日,我和林静来到国家4A级风景区——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始了探访第一山之旅。

跨进山门,买门票时,我向售票员打听,有介绍第一山的书籍资料吗?售票员答曰,资料都印在门票背面呢!看看手中的门票,觉得过于简单了。堂堂第一山,又岂是方寸门票所能说得清的。售票员见我有些迟疑,顺手一指,又说,第一山的资料都写在那面屏风上呢。再问,有导游可以提供解说服务吗?售票员摇摇头,没有!我心想,没有资料,没有解说,这如何识得“庐山真面目”?就如同你去拜访一位国学大师,他沉默不语,不与你交流,你何以领略他的腹中锦绣、神韵风采呀!你看过了定会觉得,不就平常的一个老头儿嘛,有啥了不起的!事同此理,如果你游览自然的山水,事先对它不甚了解,现地既没有资料可阅,又没有导游介绍可听,你走了一遭,一身大汗之后,可能你看到的石头就是普通的石头、树就是普通的树、亭子就是普通的亭子,当时就会大失所望。而多少年之后,可能脑海里只有一点模糊有印象,甚至连一点模糊的印象也不曾留下。正在我失望之际,林静对我说,走吧,咱们自己慢慢看。好在林书记是盱眙当地人,又爱好历史文化,对第一山如数家珍,便临时客串了我的导游。

第一山在盱眙县城诸山中处于中心位置,左拥翠屏峰,右揽凤坡岭,背倚清风山,面临长淮水,形如一座“太师椅”。如此山形地势,以古代风水学论,可谓绝佳风水宝地。站在山腰,背山临水,极目远眺,顿有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之感。登临此山,才能真正领悟“盱眙”二字的内涵,也更觉风景这边独好。古时所评盱城十景中,就有第一山怀古、玻璃泉浸月、杏花园春昼、瑞岩观清晓、会景亭陈迹等五景在第一山。如果加上附近的五塔寺归云、龟山寺晚钟、清风山闻笛,十景中有八景汇聚于此,真是锦绣成堆,风光无限,占尽盱眙风流。对此,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有过生动的描绘。进得公园大门,迎面那面屏风的背面果然如售票员所说的记载着吴承恩对第一山的精彩描述。

林静告诉我,历史上第一山所在地盱眙,位于南北交衢,东西要冲,西通濠寿,东连两淮,北由泗州到徐州,深入中原腹地;南向扬州到长江边,为金陵之门户。四方游人往来十分方便。因此,自汉以来,历代都有人在山上筑亭建堂,作为修身养德、读书施教之所。在北宋以前,第一山并不叫“第一山”,因其雄踞淮水南岸,而叫南山。“第一山”之名,得之于大书法家米芾。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诗人、书法家米芾知涟水军,由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一路所见全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入淮时忽见奇秀的南山,惊喜之下,诗兴勃发,当即赋诗道:

“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

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并大书“第一山”三个雄劲飘逸的大字,勒刻于石。随着这首诗的广为流传,南山之名逐渐被“第一山”所取代。有趣的是,自此由此向北的群山分别被称为第二山、第三山、第四山 莫须有”罪名合谋杀害主战的岳飞后,百般屈辱地与金人媾和,订立“以淮水中流划疆”的和约,称臣纳贡。自此,淮河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盱眙成为南宋北方边陲的重要关口。两国使臣出使对方,规定都要从盱眙过境,并“例游第一山,酌玻璃泉,题诗石壁,以纪岁月”。另外,南宋的许多官员和百姓都是从北方南迁而来,他们十分想念生活在沦陷区的亲人,常常登山北望,寄托对故园的思念。还有许多爱国志士,对朝廷偏安江南,苟且偷生的做法十分不满,也常常登山赋诗,抒发心中的愤慨。“闻说淮南第一山,老来方此凭栏干。孤城不隔长安望,落日空悲汴水寒。” 南宋颜师鲁《第一山》记述了诗人到老了还离乡背井、别妻抛子的凄惨遭遇,感叹故国破碎、不堪回首的悲怆情感。而郑汝谐的《无题》诗,则直接强烈地鞭笞了南宋统治者的无能与无耻:“忍耻包羞事北廷,奚奴得意管逢迎。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题姓名。”

第一山,国之殇!第一山,屈辱的山!第一山,不屈的山!

由于历史上盱眙位于四方交通便利之所,且靠近建于北周、唐宋时繁华竞逐的泗州城,后来又成为宋金二国分界线上的重要关口,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往来盱眙的历史名人众多。而凡到盱眙的名人、官宦,大都要游第一山,登高揽胜。他们中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有苏轼、米芾、贺铸、陆游、杨万里等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有右仆射、参知政事、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河道总督、翰林院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朝廷官员。他们游第一山,题诗作文,勒石留名,为第一山留下了众多的诗文和摩崖石刻。至清末,山上已是“山腰有石皆诗草”。由此使第一山积淀了深厚的文化意蕴。现存的98块摩崖石刻与78块碑碣,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是第一山的一绝,也是第一山的精魂。“临风欲认前朝事,重洗苍苔石上看”。就历史而言,它是珍贵的记载,是重大事件的见证,是特殊形式的史书;就书法而言,真、草、隶、篆、行,兼收并蓄,风格流派众多,若干大家手笔各具神采,实属至宝。第一山所藏摩崖石刻数量之多,在一般县市确实少见。在这里题刻的名家列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就有32人,他们所留下的墨迹,使第一山成为有仙则名的“文化名山”。

在登山道的左侧,我看到正在建设中的摩崖石刻保护廊,有的凹槽上临时覆盖着用电脑制作的书法摹品。更有一个个凹槽虚位以待,仿佛正等待着历经风雨沧桑的摩崖石刻的入住。我不由得担心起来,那一个个虚位以待的凹槽是为摩崖石刻造设的新居吗?千万不能啊!

步入览翠门,见有几幢宫殿式的古建筑。相传汉代孔子的第十二代孙孔安国为临淮太守时,在此创建晏居殿祭孔,并开在第一山设坛讲学之先河。后来,晏居殿被毁,宋人在宴居殿遗址上重建崇圣书院,元代又建淮山书院,明代复建称登瀛书院。清朝乾隆年间知县郭起元予以扩建,更名为“敬一书院”。屡废屡兴,锲而不舍,执著如一,可见盱眙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历代屡有学者名士在此讲学,而其间的“明伦堂”即是明代以来科举考试的重要场所。置身堂前檐下,似有阵阵读书声穿越时空在耳畔回响。又仿佛看到一个个盱眙才俊脸上写满自信的光芒,从这里出发走向仕宦之途,走向人生的辉煌。
转过供奉孔子的大成殿,但见右后侧一座目视前方、手握毛笔的高大米芾塑像。米芾,字元章。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至礼部员外郎。因“礼部员外郎”被人称为“南宫舍人”,所以人又称米芾为“米南宫”。因米芾举止颠狂,世人又称他为“米颠”。米芾能诗文,擅书画,他的字用笔俊迈,跌宕多姿,“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北宋四大家”。他的画突破了勾廓加皴的传统技法,风格独具,画史有“米氏云山”和“米派”之称。除了第一山碑,米芾还有歌咏盱眙的十景诗和秀岩上的题刻。而米芾的十景诗为盱眙提高了知名度,正如清乾隆年间盱眙知县叶本在《盱山十咏和米襄阳韵诗》所说的那样:“米老曾题第一山,更留十咏在烟鬟。湖山千古生颜色,只在诗人翰墨间。”盱眙在历史上有如此的知名度,确实与米芾的十景诗有很大关系。站在米芾像前,我想,如果米芾迟生于南宋,就不可能到涟水任职,也不可能有盱眙十景诗,第一山也许就不会有第一山之名了。

极近山顶,终于看到了已成为盱眙标志的米芾“第一山”碑。三个如斗大字是第一山石刻中最大的字,也是第一山的“镇山之灵”。

世有米芾,盱眙之幸;北宋有米芾,第一山之幸矣!

在第一山碑的左下方,我见到六角凌空,跃跃欲飞的魁星亭。亭内所嵌的魁星碑令人眼睛一亮。该碑刻有魁星像和魁星赞。说实话,我曾造访过许多魁星楼,却从未见过如此非字非画、异型异态、富于个性的魁星像。相传魁星是“二十八宿”中主宰文运的神,在科举时代,许多文人前去烧香叩头,希望神灵赐给好运,能够金榜题名。碑上的“魁”字由“魁木狼头”和“北斗七星”组成。魁星神像头部似回头悄笑之鬼头,一手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钩,而“魁”字中间的“斗”字则是北斗七星,一手持笔前伸,仿佛正要用笔点定中榜人的姓名。该字集天文、星宿、书法、美术、造型于一体,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据闻,该碑原系广东琼州府文昌县书院立石,后迁入雷州府学。清嘉庆年间,盱眙人汪云任发现魁星图赞语中“屈伸精华之堂,舞蹈敬一之亭,兆九重之梦,图为肖之丹青”中嵌有“敬一”二字,而“敬一”正是当时第一山书院之名,遂由岭南拓图归眙,摹石敬立于亭,从而使魁星像和魁星赞在盱眙展现丰采。

在碑前,尚有游人焚烧的残香,足见盱眙人重视教育的传统至今绵延不绝。
下山途中,我在一台阶旁发现一座可以作为廉政教育教材的“圣谕”碑,碑文曰:“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古铜色的字迹令人深思,令人警醒。询问林书记此碑来由,不曾想这位“盱眙通”也未能给出答案,遂拍照一记,以待日后继续探询。

第一山,真是一座历史的山,一座文化的山,一座充满待解之谜的山,一座值得重游、细细品味的山。

历史上,苏轼曾十访第一山,米芾更是多次登临。尔今,我仅作匆匆来去的“到此一游”,实在有点抱愧。不过,第一山,我还会再来看你!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