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Tags:
1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译文] 书读到合口味的很容易就读完了,朋友中对意气相投的却久盼不来。
[出典] 北宋 陈师道 《绝句四首》其四
注:
1、《绝句四首》(其四)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2、注释:
快意:称心满意。
可人:合心意的朋友,品行可取的人。
开:开怀而笑。

3、译文1:
合口味的好书,读起来饶有兴味,颇感惬意,但往往很快就读完了,掩卷之际,令人怅然。对脾气的朋友,谈起话来很投机,非常盼望这样的知心朋友多多前来与之交谈,但偏偏不见踪影,久盼之后,令人失望。世界上的事情每每是这样,希望和现实总是发生矛盾,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一个人一生中是很难遇到几次真正轻松偷快、开怀大笑的好时光。
译文2:
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十分高兴,可惜没多久就读完了;与知己朋友亲切交谈,兴致十分高涨,可惜朋友不会想要他来就来。世界上的事往往这样意愿相反,人生百年,能够开怀一笑的时候又有多少呢?
译文3:
有好书可读,真是快意无限,但是好书很快就会读完;有知己可来,来时相谈甚欢,但是盼望他来他却不来。这人世间的事啊,常常就这样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唉,人生百年之中,如我所愿、心情大好的事情,又能有几回呢?

4、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境困窘。早年学文于曾巩,绝意仕进。元祐(1086-1094)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任徐州教授。后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诗学杜甫,苦心锤炼,质朴苍老,深受黄庭坚推重。为江西诗派代表性作家,常与苏轼、黄庭坚等唱和。有《后山先生集》、《后山谈丛》。

5、诗人以苦吟著称。只有读过万卷书的人,才能如此精炼准确地捕捉到读书人读快书、又意恐读完的共同心理状态,“书当快意读易尽”是作者读书亲身体验的概括,也是他孤独寂寞、唯有书伴的惆怅心情的流露。当时诗人的知心朋友尽在远方,黄庭坚被逐斥戎州(今四川宜宾),苏轼被贬谪海外,音信难通;魏衍自徐州移沛州,张耒任职宣州,皆无从相见。而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十分盼望能同这些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整日恍惚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怅然、失望之余,诗人又转以旷达,试图自我安慰:世界上的事情每每和主观愿望相违背,人生本来就难得有舒畅愉快之时,何必自寻烦恼呢?钱钟书《宋诗选注》说:“只要陈师道不是一味把成语古句东拆西补或者过分把字句简缩的时侯,他可以写出极朴挚的诗来。”这首从作者自己的亲身生活经历和感受中概括提炼出来的诗,正好用“朴挚”来说明其风格特点。

6、 陈师道诗初学曾巩,后学黄庭坚,受黄庭坚的影响更深。作诗既追求凝炼,曾有“闭门觅句陈无己”(黄庭坚语)之誉,同时又主张“宁拙无巧,宁朴无华”。此首绝句正可体现他的这种诗学主张。
“书当快意读易尽”,选择的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最有兴味也最可体味的人生快事。碰上一本好书,嗜书如命的读书人会挑灯夜读一睹为快,心情自然愉悦十分;而在天清气爽心情也无限轻快之时,读书又当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读易尽”,反映出快意的读书和读书后的快意所获得的最佳阅读效果和审美体验。清人金圣叹写过三十三则的《不亦快哉!》,里面陈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三十三件人生快事,最后一则就是“读《虬髯客传》,不亦快哉!”看来金圣叹也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就如同今人快意读金庸小说一样,轻松,休闲,好玩!
“客有可人期不来”,选择的是中国传统士大夫最需要也最能获得精神慰藉的生活方式———交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交友也是交师,古人游学主要就是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古人的交友并不看重物质,看重的是精神,故所期待的客人是“可人”。可人,就是可意之人,是与俗人相对的高人,也就是能谈得来的知己。陈师道曾有诗云“俗子推不去,可人费招呼”(《寄黄充》)正是这个意思。可见,可意的客人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在家接待知己朋友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事。所以,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中的第二则就将“十年别友,抵暮忽至”,没有钱,他的妻子将头上的金簪拔下拿去换酒钱,金还大呼“不亦快哉!”,足见交友在古人眼中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诗人道出的是人生的一种普遍感受,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九,哪能做到事事都与自己的意愿相合呢?而“好怀百岁几回开?”又带有洞穿世事人生、万事均无挂碍的禅理,可视作对人的劝导,也可视为对自己的安慰。
汉魏时期,诗人们常常是忧虑过度,“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连颇有建功立业之想的曹操也感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寿命也极为短暂,超过50岁者就算长寿了。两晋时期的士大夫们就没有那么沉重了,他们将金钱生死问题看得轻许多。《世说新语·雅量》载阮遥好收集屐,当人家去拜访他时,见他神色闲畅,自己吹火为屐上蜡,并自叹曰:“不知人生当着几量屐!”这种神情和人生态度与“好怀百岁几回开?”在文化精神上是一脉相通的。连清代的重臣曾国藩也有诗感慨:“苍天可补河可塞,唯有好怀不易开”,可见保持愉快的心情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7、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铜山)人。曾因苏轼举荐而为官,但后来又因“苏党”之嫌而被罢免。诗人的一生穷困潦倒,全部精力几乎都集中在作诗上。“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是他的名句,也是他贫苦生活的写照。诗人最后以布衣终,死后由友人买棺而葬。
了解了他的生平,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绝句》简直就是诗人一生的叹息,也是俗话“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的诗意演绎。“可人”,就是“可”心意之人,使我满意之人,“可”解释为“适宜”,“可口”就是“适口”。作者另有诗云:“俗人推不去,可人费招呼”,“俗人”是“可人”的反义词。“好怀”就是“好心情”,曾国藩有诗云:“苍天可补河可塞,惟有好怀不易开”,可见“好心情”颇为难得,我们应该珍惜。陈师道的这首绝句,是宋诗“以文为诗”的典型,它的立意仿佛一篇短小的议论文:“书易尽”、“人不来”是两个论据,“世事相违每如此”是推而广之,“好怀难开”是最后的结论,整个这首诗就是一个论证的过程。我们读着这样的诗,想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也一定会有深深的感悟吧!

8、“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 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哲人也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喜欢是最好的老师。功利的目的越小,读书的乐趣越大。在与书本里的哲人的交流中,胸襟开阔了,眼界放大了,目光锐利了,见识深远了,情趣悠长了,世界的色彩愈浓,现实的生活愈醇。不知不觉中,文质彬彬,文雅高洁的气质已见端倪。
与生活保持距离,更少一点功利心,这是每一个想在实际生活中过得轻松和惬意的人需要着意的重要方面。从读书的种类和态度能够看的出来。读书和做人实际上是一回事,除了努力工作努力成功以外,能作到与书为友,经常充电,畅游书海饱尝精神文化的玉液琼浆也是人生最大的快事。

9、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首句说,好书能让人愉快,所以读起来也快,很容易读完;第二句说,好朋友、自己一直希望他来的客人,却总等不来,这让人不很愉快。这两句说了两种情况,概括出生活给予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有时愉快,有时不愉快。后两句是对此进行议论:世间的事每每如此,有让你愉快的,也有让你不愉快的。所以,人这一辈子真正能愉快的时候不多。这是这首诗的意思,还有一首类似的诗也录如下:
俗子推不去,可人废招呼。
世事每如此,我生亦何娱。
意思大体相同,只是这首诗是着重讲结交朋友的。不愿意结交的人,你推都推不走;愿意结交的人,又常常难得一见,“废招呼”,联系几次都来不了。这和前一首的前两句一样,也是说出了人生的两种不同境况。后二句感叹:世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这一辈子欢愉的时候太少了。
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他人如此,吾辈亦如此。这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人生的“喜”与“愁”是交织在一起的,不会总是喜,也不会总是愁;因此,达观处之才是最重要的。

10、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读一本好书,结交一知己好友,都是人世间可遇不可求的事。世上不如人意之事太多,逢笑则笑,快乐享受当下吧。

11、“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读书和交友,都是人生当中的大事,所以快意的阅读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书当快意读易尽”,愉快地读书,那阅读的速度就非常快,表达了一种读书的快感。当然还有“客有可人期不来”,可人就是可爱的人即谈得来的朋友,知己可遇而不可求,你期望他来他不一定来的,能得到这种朋友那是人生一大快事,这就是说读书和交友一样,读到一本好书就象是交到一个好朋友,应该珍惜。然而人生之事往往十有八九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很多事情都是差强人意。因此“好怀百岁几回开”,就带有一种洞穿世事人生的道理在里面,能够舒心开怀的时候,一生能有几回呢?所以能够读一本好书就好好珍惜吧。

12、“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陈师道)好书易尽,佳客不来,岂非人生恨事?好读书者、好客者心里自知。而恨事决非如此两桩,世事每每相违,一语道破。纵然活到一百岁,开心乐怀的事又有几回。这与“不如意事常八九”有异曲同工之妙。陈师道一生贫困潦倒,衣食依人,闭门觅句,以布衣终老,苦吟的诗句也许是蘸着冰冷的泪水一点点揉成的。

13、古代文人墨客之多,才子佳人之众,古籍之繁,典故之妙,文章之美,修辞方法之考究,皆世界之最,咸与儒家重视形式与程式紧密相关。读书则儒,儒则读书,“儒”几乎成为读书人代称。陈师道说“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儒的一举一动皆入形式美与程式美之彀。

儒家把写文章这一本来枯燥的事情趣味化、游戏化,把文字排列组合的机趣发扬至极致,最终将其与官吏选拔机制联系到一起,造就了伟大的科举制。可以认为,科举制是华夏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最杰出的贡献。科举制至今仍被世界各文明国家所采用。许多落第举子射马而中獐,仕途不畅却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或思想家。蒲松龄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曹雪芹写出了奂奂然美、凄凄然悲的不朽名著《红楼梦》,李时珍则成为伟大的药物学家。谁人能将他们划入失败者行列?

走上儒家之路,不是仕途济世,就是隐逸留篇。苏东坡,为官则是清廉好官,被贬则是笔墨大师。儒家为一切有才者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进退皆亨,不在此地发迹,就在彼地出头。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这一表述并不十分准确,儒家一般总是积极入世,不到不得已绝不归隐山林。即使隐了,还是闲不住,或自嘲,或刺世,总要留下墨宝。

儒家滋养了多少文人志士实难计数。说“教人以文”是儒学为华夏建立的第一功德并不为过。诚然,文章巨匠并非个个皆儒士,诗仙李白就迷恋羽化,心仪道山,然而李白文章亦不乏儒者之风。王维一心向佛,号称“诗佛”,然而其诗却不失儒雅。苏东坡、龚自珍等大家也颇受佛学禅宗影响,字里行间留下了佛家痕迹,然而他们又都是硕儒,其文学成就与儒家关系甚密。儒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士大夫绝大多数归于儒,士大夫而不儒,在中国基本行不通。儒家之外的门派,没有一家像儒家这样重视道德文章,没有一家把文章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修道、修佛不一定非要习文,然而不弄文墨不为儒。自称旁门的士大夫,在用功习文方面与儒家并无二致。也就是说,舞文弄墨、说文解字,由儒家传统而扩大为广义士大夫的传统。吟诗、写文章是中国士大夫的看家本事,以此定夺尊卑。(儒家辨章(共五册)作者:王文元)

14、看有点评注释的书,大有裨益,又大有情趣,让人欢欣鼓舞。
且不说作者行文起起落落,无风起浪,平地生雷之扣人心弦。只看点评,也足以让人受益,足以让人释怀,足以让人解颐。你看,点评,既能点出作者行文之妙,又能写出个人阅读的感悟之深,还能给其他读者以引导品赏之趣。读这类书,全然能够让你有一种“奇文相与析”之感受。本来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二人世界,也因了点评而别具一番情趣。恰如李白“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之情趣盎然。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 如果可人之客能不期而来,如果快意之书读而不尽,人生岂不又平添几多快事!!

15、读书即在求学问,故而也有境界,且有四种境界。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明*冯小青)此乃读书之第一境也。读书,要静心而读,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在凄冷的风雨之声令人不可忍闻的深夜,独自挑灯夜读,甘于寂寞,耐住孤独,潜心铸剑,心无旁鹜。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桥流水,白云悠悠,树荫下,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坐在寒窗前,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真是“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宋*陈师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于谦)。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书人合一”的读书境界。此境,可以用一个“冷”了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此乃读书之第二境也。读书,人不仅要坐下来,心还要远离尘俗,书才能读进去。书海如梦,一尊还酹明月。古人曰:“俯而读,仰而思”。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可谓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达到一种 超然物外的“物我两忘”的读书境界。好读书而不求甚解者,不足为训。此境,可以用一个“忘”字来概括。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宋*寇准)此乃读书之第三境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如登山。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就如站在华山顶峰,除了高高的天,别无其它,抬头向上看,红日是那样的接近,回头往下看,白云是那样的低。书读到这个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境,可以用一个“宽”字了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此乃读书之第四境也。人生有涯,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求,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天长地久有时尽,读书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时空的至远的境界。此境,可以用一个“求”字了得。
冷、忘、宽、求,可谓读书的四字境界。(史鉴的博客)

1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上美好的事情,总是期待良久,来得飞逝,唯有书堪嚼处,味愈久。

« 上一篇: :下一篇 »

One Response to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