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语言——清雅篇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
0

?浅谈诗词语言——清雅篇

诗词的文体形式是追求真善美,所谓的美包括立意之美、意境之美以及遣词之美。这些皆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语言要表现出清雅的审美要求。诗光有章法而无文采,犹如枯木,这说的是立意之美。而有文采而没有内容,则必乏味,这说的是意境之美。遣词形象粗鄙,使人不耐,这说的是遣词之美。诗词出语要美,美不一定全是阳春白雪,全是高雅。诗词可以俗,但却不能粗。可以通俗,但绝不能恶俗,恶俗之语是不能登诗的大雅之堂的。有些语言虽然不粗俗,但形象不美,也是大忌。

一首诗的轻重首先来自于立意与意境,大凡好的作品,基本都给人以开阔、豁达、大气或情重、幽婉、断肠之感。不一定立意的高,但一定要立意的准、深。追求高格调的作品鲜有能反映现实的,因为此类诗人认为诗歌的作用是“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其“怨而不怒”“中正和平”之态度以及特重视诗歌的法律格调的标准,具有浓厚的封建卫道气息,因而缺乏新鲜活泼的情致。作为我们普通人我认为大可不必一味追求高格调,直抒己情即可。己情非造情,无感无触空天飞情,如何写都是空洞无物,不真不实,犹如女人装纯,无论何等相似,也不会产生共鸣。这就需要诗人有很好的个人修养与阅历。

诗的意境之美说的是能够发人深省、或使人扼腕叹息,正所谓九曲回肠、百读不厌,此等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耐品、有味。而要达到这个效果首先要使得诗词有言外之意,也就是说诗贵曲,而后遣词形象要美。大凡做人贵在正直,而作诗贵在婉曲。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就是这个道理,孟子说“智譬则巧,圣譬则力”说的都是诗曲之事,崔念陵诗曰:“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由此可见,写诗用曲很重要。曲概括来说就是含蓄,其形是包容、蕴藏于内而不显露于外。其法是在于非正面、不直接、不彻底的描写,其旨是不可说尽,留有余地,含情十分,下语三分。也就是说应该尽量避免平铺直叙,要通过艺术手法制造情节及内容上的起伏。下笔必须给人联想,有言外之意,须善于推敲,直述、反述、倒装都可产生不同感染力,直截了当说出来那就可能无味。王荆公名句“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是很美很给人想象力的。假如我们把它写成“端整杯盘接好友,灯前促膝话平生”那就一点美感没有了,想象空间也就没了。再如“不缘燕子穿帘模,春去春来那得知”若写成“因缘燕子穿帘幙,春来春去方得知”,仅仅换了两个字,但这意境之美就相去甚远了。所以诗如果写的平白枯燥,不能发人深思,那么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就不愿再去想了。诗无言外之意味同嚼蜡,所以诗要有弦外之音、味外之味,只有这样才可能意境悠远。

今人写诗很多都是直截了当,恶形恶状,满纸浮词。随着最后一个句号的映入眼帘,也就完了,看了也记不住,只因没有言外之意,这其中老干题表现最甚。所谓老干体的格律章法结构与传统诗词无异,主要区别在内容及词句上。老干体好用大词泛词,常常硬性拔高句子,比如:有奇志、立新功、创和谐、放光芒、革命主义、太非凡、真觉悟等等。大而无当,假而矫情,艺术感染力弱,表现手段陈旧。老干体的流俗不是通俗的问题,而是恶俗。通俗的诗词一样会给人深思,令人回味,如“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自与情人和泪别,至今愁看雨中花”、“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都是花。”此类俱是家常语,但清新雅致,引人共鸣。

还有很多甚至连老干体尚且不如,我看到一首《民进党主席》:“叹当主席成工具,笑挂虚衔做演员。惑独迷民吹绝响,联名挺扁耻空前。”这句子直接的不能直接了,这样的语言不是诗的语言,就是大字报流水帐,符合文革环境,因为他没有达到诗歌追求真善美的要求。以前有博友说“诗该尚直,因为写诗是给人看的,不是让人猜的”。这个问题我认为症结在于古典诗词究竟是给谁看的,还是那句话,诗词不是为广大工农兵服务的。作者需要有底蕴,读者也需要有文化,否则就是盲人摸瞎马,只觉其形,不会其意。诗词如果人人抬眼都能看的懂、悟的明,而不能给人深思,这不能算作诗词。比如“三鹿名牌四海传,幼儿享用肾石添。邪招获利加毒素,忘义失德斥霸坛。”够直接、够明了,但这跟“谁敢乱说党不好,马上叫他见阎王”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并不认为它是诗词,因为无论左看右看我看不到一丝美感。也有人说我说的是平民百姓的家常事,关注民生,所以讨厌“经院诗词”,就喜欢直。并非直不可以,可以通俗,但绝不能恶俗。看看白居易的《卖炭翁》也是关注民生,但依然给人一种美感与想象力,这就是清雅。而如此等“违背戒律伤性命,叛乱祖国谤名声,执迷不悟无归路,地狱阿鼻度永生”恶形恶状、青筋暴露、咬牙切齿之语美感何在?何以为诗?当然,这里面有个人审美问题,有人就认为恶形恶状就是美,那无可厚非。

个人以为,诗词是抒发个人幽微情怀的文体,其语言特征在审美上要求要渺宜修。要眇宜修之美是最精致、最细腻、最纤细幽微的,而且是带有修饰性的非常精巧的一种美。这不但要求表面上文辞灿烂,富有观赏性,更要求意在言外,含蓄从容,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的二十字,已经描述出一方孤清而寂静的天地,如果我们再深一步联系作者创作时的个人境遇与时代背景,更能察觉到作者的满腔悲愤与压抑,正如隐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山,这就是高雅文字的境界。再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寥寥数语,通俗易懂,却不尽愁恨之意。前两句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两句转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宫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首诗以强烈取胜,不求含蓄,意简而句健,就是我们说的直,这需要很深的功力。此“直”何以不是清新雅致,岂见青筋暴跳、恶形恶状?

有首诗“自从车马出门朝,便入空房守寂寥。玉枕夜寒鱼信杳,金钿秋尽雁书遥。脸边楚雨临风落,头上秦云向日消。芳草又衰还不至,碧天霜冷转无聊。”立意并不高,只是直抒个人性情。遣词清新雅致、生动含蓄、通俗易懂,却声韵悠远协调。“守”字开篇,接之思之切,而后以泪之落、发之消生动表达守寂寥之气象,进而守之切到情之至。诗是凝固的音乐,高雅的语言中亦要伴随音乐的节奏,声调的错落、音节的流畅,“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回环往复,余韵不绝。诗词语言之美,更在于色彩的渲染与情感动作的联想中,或许正因为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才历来被誉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汉字的优美。

汉语是极其丰富的,同一意思有很多词可以表达。但是个人认为不是每个字都可以入诗的,如“吃”“个”“打”“揣”等,我把这些字叫做“流氓字”,这些字我也是仅仅看到如杜甫那样的高手偶尔为之。一首诗所有字的形象要协调,这样才能雅致。我昨晚写的“忍将碧血代燕支”中的“燕支”就是“胭脂”的标注音,意义相同,但我觉得“燕支”的形象很配整联的语境。虚实字的安排自古以来很有争议,但个人认为实字虚字要根据自己写的诗合理化安排。实土掺水以透气,景画留白才相生。太实太密的诗句,要加上些虚字来传神,来气势化。

诗词语言的审美要求,自唐宋来屡有分疆,唐人崇尚自然,多直抒胸襟,以情态动人,而时移世异,两宋已难臻盛唐浑成之气脉,故讲求雕琢巧思,文字波澜。如唐人作青山绿水,宋人以为平而质朴,失之以庸,乃不为也,非得以“残山剩水,云山雾水”之类方可。盖唐人以势挟文字,宋人以文字托势,异曲同工,高雅之语言境界,岂独一哉。今人宗唐宗宋,无有定例,盖量体裁衣可也,拘泥者贻哉。

作诗达到清通,个人认为是一种最低的境界,仅仅算入门而已。但如果真的迈进了这个门槛,想要进入诗词的更高境界,就不是太难的事了。高境界的许多技巧、风格、语言的味道等等,都要靠这个基础来实现的,故而如何做到清通是十分重要的。清通的水准和作者自身的古文功底以及读书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诗的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不同于一般的书面语言,所以他需要我们首先熟悉古汉语的语境,而后才能使得自己语感好。虽然有人天生语感好进步很快,有人的悟性高语言天生出彩,但不管如何都需要学习。学习我觉得要先从唐宋八大家散文读起,而后再看诗经、汉魏、五代、唐宋明清等名人诗词。读古人诗词不仅仅是背诵,而是多去思考理解,形成出语的习惯,研究并掌握诗词的句法结构。读书不思考,一点用处没有,正所谓“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会糟粕。”我们现在有很多人能背古人诗词,但有几个真正理解其意?如此“熟读”轮到下笔时只能拾人牙慧,照猫画虎,其结果自然画虎不成反类犬。看看我们周围多少诗人除了字数外,哪还有一样符合律诗的要求。

学习古典诗词不仅要练笔,而且更要练眼。只有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方可提高自己的水平。当你能一眼发现别人的缺点,自己就不会犯,当你发现别人的优点你会自然去学。连鉴赏力都没有,只觉别人不好,但又说不出个一二三,只觉自己的写得好,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都无法帮助自己提升。这样就算别人指出你的缺点,你都懵然无知、应对无词,怎么能进步!要练眼就要多看书,诗话词话多看点,看看别人的议论,变成自己的东西,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才行。

很多人词不达意、枯燥乏味主要是腹中空空的缘故,因而积累词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腹中藏有大量词汇才能下笔游刃有余。很多人作诗往往被格律缠死、局限,其实就是因为词少,我从来没感觉韵律能约束我多少,这个词不行换下个,同样意思的词语不有的是?只有多积累词汇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语言的个性化、生活化、大众化,如此才能贯通,自然便有了神彩。诗词语言的问题,不仅是功夫的问题,还是境界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真性情、没有高境界、没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难以写出好诗词的。

古典诗词不是谁都能写的,这需要天赋与勤奋,古往今来写古诗词者不计其数,真正能让我们记住的也不过几百人,所以不苦下功夫是永远不行的。在此祝愿各位都成诗人。

后记:本姑娘此文全属个人观点,难免引起争执。我不怕讨论,但有几个问题我不会参与讨论:

其一、什么算清雅的问题。因为个人审美标准不一样,如果你认为“立新功、创和谐、放光芒、邮电局、SM卡”此类就是很美我绝不反驳,因为有的人觉得左拥右抱娇妻美姬过瘾,但也有的人认为坐在沙发上打飞机过瘾,无可厚非,但也请你不要把你的审美观点强加于我。

其二、新韵旧韵问题。因为我始终认为争论这样的问题就好比争论干饭、稀饭那个好吃一样毫无意义,这是个人所好。爱新韵不要说什么现代人要跟上形势要用新韵,因为既然你是现代人写古典诗词干嘛?

其三、对古典诗词的意义问题。如果你认为诗言志是本意,完全可以跳出这些框框,不必美,抨击现实就好,那么请我们各自保留观点。我的观点在此说明,既然你只求抨击现实何不写点杂文?挂羊头卖狗肉、用“优孟衣冠”扮底蕴没意思。

其四、本人不参与讨论你的作品。你自认为你是“大家”那是你的问题,“我奉‘大家’如貌执,不相菲薄不相师”。就算你是“小白自慰”我也不说,但我明白但凡自赞者己之不赞、又有何人去赞的道理。

但请大家以相互探讨为主,求同存异,不要把观点强加于人,更勿出言不逊,嘿嘿,论写诗我不行,论骂人,呵!谢啦!

?引用 【辣笔毒舌】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