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
0

浣溪沙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1.媚晴滩:装饰晴滩。晴滩指南山附近的十里滩。2.清洛:清澈的洛河。3.雪沫乳花:煎茶的水面浮现的泡沫。4.蓼茸:蓼菜的嫩芽。5.试春盘:旧俗立春日馈赠亲友,以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谓“春盘”。因时近立春,故此云“试”。

风斜细雨,瑟瑟寒侵,天气好似小寒时节。南山附近的十里滩,雨过天晴,柳树装饰着河滩,风光宜人。洛水注入淮河,水势盛大,畅通无阻。
在野外饮茶进餐,乳白色的香茶配上翡翠般的春蔬,十分爽口。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无可否认,苏轼的“清欢”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含着他经受险恶仕途官宦之后,产生的一种隐退的消极思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然而,苏轼的“清欢”论仍给我们某些有益的启示。在当今社会中,难得“清欢”。不要说官场上的送往迎来、生意场上的接洽交易,大都在灯红酒绿的“狂欢”中完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庆、亲友聚会,有哪一个不追逐时髦,讲究热闹排场?连中小学生在节假日都躲进游戏机室去潇洒“狂欢”。似乎缺少了大欢、狂欢,就淡薄了人情、世情,跟不上潮流!更有甚者,有一些人就在这种追求世俗的“狂欢”中迷失方向:鲸吞的贪官在“狂欢”中倒下,无餍的奸商在“狂欢”中落网,纸醉金迷的暴发户在“狂欢”中破产,贪欢之士在“狂欢”中堕为阶下囚……
“清欢”有味。当然,今天,我们赞赏“清欢”,未必要一定远离城市走进山林、拒食人间烟火。而是要面对社会人生,少一些抄作的热闹,多做一些尽心的实事;少一些虚伪的笑脸,多一些坦然的真诚。得意时不“尽欢”,想到成功只是预告新一轮的开始;失意时不丧气,感受挫折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进则能廉洁自律,知足常乐;退则能不忘忧国,与民同乐。即使是“清欢”的倡导者苏轼,在当年,也不能完全走进山林忘却人间。他虽遭受打击排挤,然而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黄河缺堤,他身先士卒与民共战抗洪涛;在任杭州太守,带领民众疏通西湖,筑堤防洪;晚年贬谪荒蛮澹州,仍将先进耕作技术与文化传播给黎族同胞,以造福于民为乐。“清欢”,确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生在这个年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城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想起来毋宁是可悲的事。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能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
一直都很喜欢苏轼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但是从没想过会从共事才半年的同事手中接过这样一份“清欢”的祝福。“清欢”这两个字几乎是难于翻译的,记得有位女作家把它解释成“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的生活的一种热爱,苏轼就是从平常的春茶和素淡的春菜中发现了生活的诗意,发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赞叹。而我的同事们,用一张普通却又那么不一般的贺卡、用一句简短却至情的话、用11个风格各异的签名在我离去前给了我这样一份清淡的欢愉。我同时也相信,他们在准备这份小礼物的过程中,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清欢和乐趣。
有时候,人是很贪婪的,在永不知足的不断索取中,我们也同样的失去了生活的情趣。而清欢之所以好,就在于它对生活的无求,在于它对精神和心灵需求的重视。虽然世上有千百种人生,但我相信,人间最有味道的东西真的就是藏在清幽的生活情趣之中。当我从同事手中接过这份“清欢”的祝福时,我也承接了一份浓厚的情谊,而这份情谊也将永远的留在我的记忆中。
“清欢”有味。如此“清欢”,虽清,虽淡。却如清淡之水,渗透于人生之路的每一个缝隙;如清淡之韵,萦回于人生之曲的每一个音符;如清淡之句,彰显于人生之书的每一段篇章;也如人间清茶,乍一入口,或许清苦涩口,却愈品愈甘,直至丝丝清香沁入心脾,回味久久。“清欢”的味道,就是这样简单而天然,让你不经意间被感染。
当然,今天,也有很多人赞赏“清欢”,却未必要一定远离城市走进山林、拒食人间烟火,而是要面对社会人生,少一些抄作的热闹,多做一些尽心的实事;少一些虚伪的笑脸,多一些坦然的真诚。得意时不“尽欢”,想到成功只是预告新一轮的开始;失意时不丧气,感受挫折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进则能廉洁自律,知足常乐;退则能不忘忧国,与民同乐。即使是“清欢”的倡导者苏轼,在当年,也不能完全走进山林忘却人间。他虽遭受打击排挤,然而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黄河缺堤,他身先士卒与民共战抗洪涛;在任杭州太守,带领民众疏通西湖,筑堤防洪;晚年贬谪荒蛮澹州,仍将先进耕作技术与文化传播给黎族同胞,以造福于民为乐。
“清欢”,是一方宁静的心空、是一抹素雅的色彩、是一缕清馨的香气、是一笔简朴的勾勒、是一种自然的挥洒、是杜绝尘世喧嚣的一种安谧、是厌弃世间艳俗的一种素淡、是远离人间浊臭的一种醇香、是摒除浓妆艳抹的一种淡描、是洗净粉饰与浮华的一种天然。我相信,任何干净透明的词语都难以描绘出它深刻的蕴涵。
“清欢”,其实就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或许,面对热闹纷繁的红尘俗事,多一分审视,少一分凑趣,是清欢;面对平凡的人情冷暖,多一分真诚,少一分虚伪,是清欢;春风得意时,多一分冷静,少一分狂热,是清欢;失败困厄时,多一分信念,少一分消沉,是清欢。或许,这些朴素自然而蕴涵丰富哲理的句子,都是我们平凡人经历风雨和磨难过后的睿智和释然。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不讲究物质条件,只讲究心灵品味,它的境界很高,既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恣情率性;也不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更不同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观沉沦。
清欢,不是一个名词或形容词,它是动词,配合行动才能体现,一百个人加起来,也无法对一个感觉不到清欢的人说明清欢是什么。正如人们可以告诉我们喝茶的方法、技巧、思想乃至禅思,但别人不能代替我们感觉与品尝。是苦是甜、是冷是暖、是清是浊,污水池堵漏,全在自己心中。
遗憾的是我们清淡的欢愉已日渐失去,追求清欢的心也愈来愈淡薄了。五官要清欢,总遭遇油腻、噪音污染;心情要清欢,找不到可供散步的绿野田园;有时候想找三五知己去啜一忠,饮一杯咖啡,烟囱堵漏。可惜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只是有茶有咖啡的地方,总在都市中心,人声最嘈杂的所在。连假日里走到街上,都很难不碰到人身上。清欢已被拥挤出尘世,人间也就越来越无味,越来越逼人以浊为欢,以清为苦,而丧失生命清明的滋味。
容我在清欢里体会人间有味。
容我细品人生之茶,且自在亦知——一壶冰心
很喜欢“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诗,散淡而清雅。似涓涓细流清澈纯净,像淡淡云烟不留痕迹。
传说苏轼在写此诗的时候,枕着和风柳絮,就着青梅黄酒,品尝着茼蒿芦笋野菜,尽兴提笔而成的。山涧的溪流潺潺,林间的鸟啼虫鸣,浑然忘我,心情清朗而澄净。这一刻,繁华喧嚣的诱惑无足轻重;这一瞬,纷纷扰扰的是非烟消云散;这一秒爱恨离别的纠结渐行渐远,只有清风、绿草和花香为伴。
清欢,我理解为清淡从容的快乐。没有过多的欲求,没有沉重的负荷,没有执著的期盼。就这样散散淡淡,荣辱不惊,在芦花飞絮的阳春三月里,枕着明月清风入眠;在竹影敲窗的夜阑人静时,浅尝淡茶薄酒惬意。
在春风微熏的下午,慵懒的阳光沐浴在衣襟上,看着窗外绿意盎然摇曳着的树枝。捧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浅浅缀一口桂花乌龙茶,看着茶叶在清水里舒缓绽放的身姿,让心情在清雅的茶香里神游,忘却俗世的种种羁绊,心却一无所扰,便是人间最愉悦的时刻吧!
偶尔,在雨后的夜色里徜徉,看着街灯投影在满含水汽的街面倒影,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了。哼着小调,心里想起一些温暖而柔和的画面,有些人,有些话,曾经那么深地投影在记忆深处,多年以后回想,依旧有微微的悸动。即便如今形影孤单,但心里却因为曾经的相遇感到快乐和富足。
简单没有奢求,珍惜生活里的点滴快乐,在朴实无华里寻觅到让自己惬意的愉悦,我想,这就是清欢吧。
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很喜欢苏轼的这首《浣溪沙》,尤爱“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句。我想,淡泊、豁达、豪迈的苏轼,当年在山庄农家,喝着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品尝着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素菜的清香,也是如此的舒畅和惬意。人间最有味的是这自由清淡的欢愉啊!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他的散文《清欢》中写到:清欢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
所谓“清欢”就是清淡的欢愉。“清”,单从物质层面上来讲,便是烹饪上的简单清闲,并保持食物原有的清香本味。这“欢”似乎得有了“清”,才可显示出它独特的含义来。“清欢”二字除了顾全舌头的感觉外,更多了一层精神上的意味在里面。从容幽静,平和愉悦,淡淡自然,安然实在,生命里一种别样的人生体味。
“人间有味是清欢”包含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确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犹如苏东坡的境界,林清玄的境界。“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也许当你看到遍地盛开的梨花,飘舞的柳絮,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时,心中会不会产生一丝惆怅之美?是啊,人生能看到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第一流人物是什么?是能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是能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
我想,现代人已很难做到了。现代人也许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味”觉的享受上,而达不到那种心灵的“清欢”。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真正静得下来;又有多少人,能平淡的生活。很多人,面对热闹纷繁的世事,面对凡俗人情世态,已经没有闲暇,清心享受那天空中最是柔软的白云,叫不出小径角落幽幽的美丽的小花名子,嗅不到空气里那丝清凉,听不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闻不到清晨泥土的芬芳……
往往,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却少一分高雅。生活中若为情所困,废寝忘食,殚思迷惘,举止沉重。爱在心底如火煎烤,左突右撞,遍体鳞伤。咆哮哀鸣,赢弱喘息。假如能抱有一颗平常心,在“清欢”中寻求缘分,你就能掌握其高妙之处:“不敢求管匏之交的形神俱融,不奢望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但求你我的相见尽欢。”
学会寻找“清欢”,只需一双善于观察并发现美的慧眼和一颗善感的追求淡泊的玲珑心。唯有心静,才能享受到清欢;唯有平淡,才可能享受清欢……
闲暇时,静静地品一杯茶,胜过一席喧闹的晚宴,是清欢;静夜读几句易安的诗词,是清欢;体味“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清欢;聆听一曲柔婉的乐曲,是清欢……而那时,即便手中那杯茶已饮尽,人已浮在这茶气之上醉了,便感觉这世上万物无不可以“饮”:山是可以“饮”的,雪是可以“饮”的,风是可以“饮”的,乡间晨露是可以“饮”的,心情也是可以“饮”的。如此“清欢”,犹如一杯白水,洇渗于人生之路的每一个缝隙;犹如清淡之韵,萦回于人生之曲的每一个节拍;犹如清淡之句,彰显于人生之书的每一段篇章。它如人间清茶,乍一入口,或许清苦涩口,却愈品愈甘,直至丝丝清香沁入心脾,回味久久……
当然,现代意义的“清欢”已不在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简单生活。而是学会如何来处理复杂的心情,如何追求生命中那个永远无法被把握住的平衡点,认清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多一份舒畅,少一份焦虑;多一份快乐,少一份愁苦……
正如,普兰特所言,“我认为文明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容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人间有味是清欢”,不仅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无言的幸福。愿你我都能在体会生活的真味中,把握好那一份属于自己的清欢!文/花香袭人
生命,仿佛一出热闹的大戏,纷纷嚷嚷着相似的悲喜。
每个人都以各自的角色登场,演绎不同版本的故事。聚散离和的转换,爱恨情仇的挣扎,到最后,都逃不过一个注定的结局。
谁经过?谁离开?谁在午夜梦回的清冷街头,决绝的松开曾经紧握的素手?谁在沉寂千年的烟雨断桥,独自守侯前世的爱恋?
风起了,云涌了,雨落了,雪飞了。
之后呢?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当往事渐行渐远,当单纯蜕变成沧桑,那些花儿纷纷飞落天涯,所有欲了未了的相思都开始蛰伏,以种子的形式,等待下一个轮回。
轮回之后,拿什么来证明曾经?
前世记不清楚,来生谁能把握?即使今生,又有多少交错,是我们自己也无能为力的遗憾?又有多少幸福,留在我们触摸不到的,那个叫做永远的梦里。
总是要经历太多的茫然和迷失,才会慢慢彻悟:再精彩的故事,历经时间的消磨,也免不了流于平庸;再喧嚣的繁华,难逃际遇的无常,也终会散落成一地的尘埃。
越接近繁华,反而越觉得寂寞和浮躁。能让心归于安然平和,体味另一层意义上的幸福,其实常常就是那些在我们看来是极平凡简单的那种,淡淡的隐藏在岁月深处,等着我们不经意的靠近,于浮华的背面,领略出另一种清淡的欢愉。
在那些清淡的欢愉里,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那个本来的自我,让负重的心寻求一种简单的回归。远离虚幻的攀比和无谓的烦恼,远离浮华的诱惑和情感的沦陷。把生命中所有的杂质沉淀过滤,以更透彻,更淡定,也更从容的心境面对曾经的痛和未知的缘。
这样的简单,该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吧。
月光,音乐,清茶,书香。一颗心,安静,干净。也许这样就可以一生。
希望这样,就是一生……
人间有味是清欢。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