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应缘此瘦,羞亦为郎羞

竹清松瘦 目录 诗词相关
0

临江仙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淡,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缘此瘦,羞亦为郎羞。[1]

  史达祖的这首《临江仙》一词选自《历代诗余》卷三十八,这是一首借景咏人的词。上片写秋士善怀,因秋怀人;下片紧承双燕,从对方着笔,是男方想象中的情景。从对方对自己的相思,写出自己对对方的深情厚意。

  头两句造语极为隽永巧妙。不说因秋生愁,而说西风约愁赴秋。皇甫冉“暝色赴春愁”(《归渡洛水》),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咏怀古迹》)皆善用“赴”字。这两句说愁与西风就象有了心灵感应一样,一年一度如约赶到秋天去。这样来表现“秋士悲”这一传统主题,不仅标新立异,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而且语言朴实,不流于纤巧,达到了格高意新的境界。

  第三句至上片末,用逆笔追写愁的由来。旧游扬州,牵人魂梦。扬州,风月之地。杜牧《赠别》诗云:“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苏轼《和赵郎中见戏》诗:“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帘幕,成了扬州的象征。著梦,犹言入梦。灯光引人入梦。一觉醒来,皓月当空,看到的是乳燕双栖,想到的是燕双人独,心里徒生悲伤。“一灯”二句,传达出秋夜独处、醒梦无时、对月怀人的愁苦神情。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同是梦后醒来突见双燕最难为怀的愁苦之情,彼言春恨,此写秋愁,共以境界传意,可称珠连璧合。

  下片就上片扑朔迷离的梦境和梦觉所见的月中双燕,展开联想的翅膀,转入遐思。罗带鸳鸯,即鸳鸯绣带,一种绣有鸳鸯图案的合欢带。江总《杂曲》:“合欢锦带鸳鸯鸟,同心绮袖连理枝。”看见绣带上的鸳鸯,自然会引起闺思,从而发出“更须整顿风流”这句心灵深处的独白。“整顿”,犹言修饰,是承上句“尘暗淡”说的。罗带生尘,可见久不整顿了,这里有“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感慨。“更须”是就下句“万一重见”说的。万一重见,引起了更须整顿的心理活动,这里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由罗带引起的内心活动是复杂的:无法重见,却又希望重见,直到万一重见的各种想法,一齐涌上心来。这就非常细腻地刻画出了闺情。结尾二句,尤为缠绵悱恻。元稹《莺莺传》载莺莺诗云:“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瘦”是由罗带感到的,“瘦应缘此瘦”,写出了相爱之深,不惜为郎憔悴,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羞”是由万一见想起的,“羞亦为郎羞”,这里既有对青衫憔悴的同情,也有对红袖飘零的自责,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表现了对不幸身世的感慨。下片结构巧妙,脉络细密,句句关联,字字映带,一环扣一环,使言情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前人论白石、梅溪、碧山、玉田四家词,曾以味厚、情深、品高、气静评说他们在艺术上的共同造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这首小令,“节短韵长,其情乃深”的艺术特色,尤为突出。写自己,则颠倒梦魂,栖情双燕;写对方,则绵绵情思,化为痴想。或借外物咏怀,或直探心灵的奥秘,感情真挚强烈,蕴藉含蓄,发展了五代、北宋以来婉约词风,很有深度。而深情又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来完成的,这正是张镃在《梅溪词序》里说的“辞情俱到”的意境。[3]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